“不好好学习就去捡破烂!”
木想到啊木想到,这事儿成真了。
3月26日,辽宁沈阳一女孩因不爱学习妈妈带她捡垃圾。妈妈介绍,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性格挺开朗就是不爱学习,没招了所以就带孩子去捡垃圾,没想到效果挺好,孩子不光主动学习了,还提出了考进前三不再捡垃圾的请求。
不仅敢说,而且敢干,这位当妈的,的确有方法。
很多人听说过一句话:孩子只看你做的,不听你说的。
意思是,说多少遍,都不如做一遍管用。
这个“做”,一方面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示范,去做表率;另一层意思,恐怕就是这位妈妈的办法了:说千万次,不如让孩子体验一次。
之所以立竿见影,孩子直接立了“考进前三”的flag,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问题也出在“立竿见影”上。
如果“竿”倒了呢?“影”就没了。
这种体验,是有时效性的,想要效果持久,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刺激”。
对一个整天忙着学习、力争“进前三”的小学生而言,这种“持续不断”,有点勉为其难。
沈阳这位妈妈的做法,概括而言就是:总体可取,有待改进。
所谓“改进”,一言以蔽之:
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不能通过增加羞耻感来达到目的。
不管家长如何强调“没有歧视捡破烂的意思”,带孩子去捡破烂,或者孩子不学习的时候说他“以后去捡破烂”,多少都含有羞辱色彩。
这一情境之下,捡破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与其说体验艰辛,不如说体验羞耻感。
孩子答应好好学习。但动机是什么呢?
1.真的爱上了学习。
2.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
3.捡破烂的时候感到羞耻。
前两者是否存在,很难下结论;但羞耻感是实实在在的。
保持“持久疗效”,必须让孩子提升“内在动机”,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就是他认为,学习这件事儿,我能搞定,我能自主;而不是相反——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自己都被别人左右,都被外界主导。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生命,都别人主导,他的自我效能就会丧失。
他会产生一种感觉:我学习,是因为“我妈让我学习”。
切换到这一事件中,就是:我学习,是因为捡破烂带来了羞耻感。
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
一旦这种外在动机消失,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减弱了。
因为“捡破烂”这一体验带来的印象深刻,刺激时间较长,她的外在动机也能保持较长时间。
但消退是难免的。
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首先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急躁,不功利——尤其是家长。
你可以带孩子去捡破烂,但体验的是生活的艰辛,不是羞耻感。
要强调“捡破烂”的正面效果——也就是教科书上的“劳动美”。不要以为这是说教。
换句话说,既要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让他感受到劳累带来的成果和愉悦。
比如,捡破烂可以带来收入,劳累一天之后的放松时间,令人心情舒畅,甚至抵抗抑郁。
如此,孩子才会对劳动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印象,而非消极的、负面的印象。
这种“充实的疲惫”,不会助长孩子“不爱学习”的心理,只会让孩子拿起课本之后,感到放松和愉悦。
这是一种能量交换:体力劳动过后,再进行脑力劳动,效率不仅更高,心情也会更好。
而且比单纯强调捡破烂的“羞辱感”,更加持久。
很多时候,我们要摒弃一种奇怪的思路,即认为只有负面的东西才会带来正面效果、消极情绪才会带来积极情绪。
完全错误。
比如,你认为狠狠地批评孩子,孩子才会改过自新,结果却是“负面情绪产生更大的负面情绪”,“负负没有得正”,孩子情绪更大、更难对付。
相反,你用正面情绪,比如强调客观因素、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反倒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带来正面效果。
捡垃圾也是如此。羞辱感这种负面因素,会有短期效果,但不会长久;充实感、劳动的愉悦感这些正面情绪,效果反倒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