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今天继续读《西藏生死书》,这一篇是以“无常”为题。开篇之前,我在想是否该给无常寻一个定义,百度中给了很多答案,我选了最喜欢的一句,作为开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什么用这一句呢?第一是因为耳熟能详,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多少会有所引用,即便不会深入去想,也会有个懵懂的理解。第二可能是因为受一个好友的影响吧。
大学时,我同寝的下铺是个在我看来很有意思的女孩,长得很漂亮也很爱笑,按理说这样的女孩都比较招男生喜欢,可是她比较另类,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不是因为上下铺的缘分,可能很难有所交集吧。她很爱《红楼梦》,一个理科专业本科生,书架上的专业书籍寥寥无几,倒是备了好几个版本的《红楼梦》、《石头记》之类的,常常拿来翻阅,那时我是没个耐心看红楼,也理解不了那里面的世界的,更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看那么多不同的版本。有一次不小心打翻了她的《胭脂斋评红楼梦》,忐忑了好久,因为知道她有多爱那部。她的另一个爱好就是抄经书,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佛经不是仅仅给信佛的人看的。我们专业的第一堂工图课,她坐在最后一桌,一堂课都在默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年期中考试,我俩都挂了这科,她是因为抄经书,我是因为看小说,期末她却拿了个满分,而我混了个及格。就是这个女孩,第一次告诉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来自《金刚经》,让我一直记得。
她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奇怪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删除通讯录,把不常联系的人删除掉。她说不想跟很多人产生牵绊,希望等她死的那一天,没有什么人能记得,就好像她从来没有来过一样。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个执着的南京梦,那时候她常常说:“我总是觉得和南京有莫名的牵绊,所以这一生要么考研去南京,要么工作去南京,要不找个男朋友嫁到南京,都不行的话,就死在南京。”我们毕业的第二年,她去了南京,第三年嫁人流产养了一只兔子,五年以后,兔子死了。去年听到她的消息,老公工作调动,他们一起去了杭州。终究,她还是有了牵绊,还是离了南京;终究,一切可能是我们期待的,也可能是大相径庭。
明明是想说无常,却想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些事。让我们说回书中的内容吧,通读一篇,能总结下来的就是:
我们总有一天会死;我们不知道何时或如何死。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源是惧怕变化。死亡把我们带到未知,它结束了我们已经熟悉的一切,这巨大的从熟悉到陌生的变化,最是可怕。
我们在这世间,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两件事:死亡,和变化即所谓无常。
所以,最终,最恰当的就是这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常常在,生命易/必逝去,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么可贵。常常自问:可以做哪些事,才可以足够证明并未虚度人生呢?我的答案是:爱和获取知识。
亲爱的朋友,你的呢?
连载功能已经开通,欢迎关注:陆拾读书。
西藏生死书:我的读书随笔链接汇总:从这篇开始记录这本书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