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思辨”?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思辨”,那什么是“思辨”呢?
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多数的说法是:思辨,简单理解就是思考+辩证;先思考再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辨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推理,由表及里地分析和探讨某个问题或主题的本质和涵义,以达到更深入、更全面和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思辨包括了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思考,既有对现象和表象的分析,也有对实质和本质的探究;既有对事物的个别、细节和局部的思考,也有对整体、背景和历史的思考;既有对现实和客观的思考,也有对理想和主观的思考;
这么说,估计会有些偏“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或许就能容易理解;
举例:有一个种地的农夫,他发现当他撒下10斤化肥后,农作物收成就会增加20公斤;撒下20斤化肥后,农作物收成就增加了40公斤;
另外一个农夫看到这里,在想:如果我撒40斤化肥,农作物收成是不是就能增加80公斤呢?
结果又会如何呢?大家可想而知,庄稼都被烧死了,颗粒无收;
那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又是为何呢?
就是第二个农夫没有运用“思辨”思维,考虑问题只从单一角度——只要多撒化肥,就一定能多收庄稼,而从来没有想过超过一定量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2、思辨就是对立统一的智慧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芦苇本身很脆弱,摇摆不定;但是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很强大,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而思辨则是对立统一的智慧;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一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就好比《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世间万物,本身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没有“有”,哪儿来的“无”?没有“高”,仅说“低”又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任何一方,单独说另外一个,都是无稽之谈;
那么,“高”就一定是“高”吗?不一定吧!正如《道德经》所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和“祸”也是相辅相成,可以互相转化的;
举例:拥有正常视力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但是你看到的是“红色”,而一只小狗看到的却是“灰色”,那么你能说这个东西本身变了吗?其实并没有!
所以,对立统一的智慧就是思辨,凡事既对立又统一,多个角度看问题,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所干扰;
再回归到“思辨”这个词本身,是不是也可以是“思变”、“思便”呢?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