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
内揵篇是《鬼谷子》中的第三篇,紧随反应篇之后。之所以放到第三篇来讲,笔者认为在反应之后便会筛选出来那些君主是可以辅佐的,是可以成大事的,而紧随其后要做的事情便是如何与君主打交道,故内揵篇应运而生。
内是指内心,揵是锁,是闭塞之开关。内揵的意思就是从内心深处锁住,文中指的是通过游说的方式探知君主的内心,从而在内心与君主结交。
该篇是《鬼谷子》的手段篇张,主要阐述游说君主的方法,策略等。
在笔者看来,古为今用的话,可以把游说的对象换成,你希望说服却又对你意义重大的人物,而这里的手段更像是现在的行为心理学,以及说话之道的综合体。
2.体
内揵篇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内揵的方法,一个是内揵的原则。
关于方法,又根据君主的不同特点,需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文中所言。
“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遇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关于原则,需审时度势,见逐知微,还需要仔细谋划,尽量周密,文中给出了详尽的阐述。
“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
这里顺势而为,并不是说要盲目跟从君主的意思,而是要根据君主的特点,根据合适的时机来出谋划策,毕竟君臣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往一个方向用力。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除此以外,还应该留有余地,要做到可进可退,一旦所托非人的话,需要及时退出,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治名人产业,曰揵而內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寐,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3.结
灰子曰:
内揵者,成事之道。内而揵之,方能从君之意,成其大事。内揵之法者,有三,投其所好,审时度势,详思来揵。内揵之本,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然良禽择木而栖,道同之君,助之,辅之;不同之君,为己思之,退之。知进退者,方可成万事之秋。
(译文:内揵那,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方法。从内心深处与君王结交,才能够真正了解君王想什么,进而能够帮助君王成就一番大的作为。内揵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根据别人的喜好做事,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形势下做事,做事之前要思考周详。内揵的根本策略是,要私底下衡量这件事是否可行,要明白的告知君主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以便能够驾驭君王的真正想法。
但是良禽择木而栖,碰到具有知己的君主那,要尽心尽力帮助他,辅助他成就大业。对于不可共事的君主,就需要自己思考退路,远离这种君主。只有知道进退的智者,才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三日,作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