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植物系美食的味道,我们来看看植物界最变化多端的香气,也就是嗅觉可以体验到的。
某一特定植物通常会专注于生产某一种特定的香气。但是大部分植物都是生化大师,很可能同时运作好几条香气生产线,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香气成分。
第一,短链酸、醛、酮类,是青绿的黄瓜甜瓜和菇蕈类香气。
当植物组织受损,细胞膜所含不饱和脂肪酸长链便在脂肪氧合酶的催化下,分解并被修饰成具挥发性的小片段,产生香气。
第二,酯类,是果实般的香气。
完整果实所含的酶,促使一种有机酸分子与另一种醇类分子相结合,生成酯,从而产生香气。
举几个例子:
乙酸+乙醇=乙酸乙酯(苹果的典型香气)
乙酸+己醇=乙酸己酯(梨的典型香气)
丁酸+乙醇=丁酸乙酯(凤梨的典型香气)
乙酸+异戊醇=乙酸异戊酯(香蕉的典型香气)
下图中,你能看到比较完整版本的××酸+××醇结合后的酯类的风味。
为君提供了两种版本,一个是小清新版本,一个是略微专业版本,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第三,萜烯类香气。
酶催化一系列很小的单元(异戊二烯)组成萜烯类。胡萝卜中就含有大量的萜烯类化合物。
萜烯类化合物都是由五颗碳原子的异戊二烯单位组成,这些碳原子能扭转或修饰,组装成成千上万种不同分子。
植物经常生成品类繁多的萜烯类的防御性混合物质,成为各种植物部位的特定香气,像是松树的针叶和树皮,柑橘类果实和花朵,还有多种香草和香料中的松香等。
萜烯类家族的挥发性很强,这表示它们经常是最早飘进鼻孔的分子,它们轻盈飘逸而清新,相当于香水中的前调。正因为此,萜烯类很容易受热发散,稍微加热就会发生变化,于是这种清新飘逸的香气就会消失不见。
同一种水果常常含有不同种类的香气成分。以柑橘为例,柑橘的香气来自表皮的脂腺以及汁液囊泡中所含的油滴,也就是果皮和果肉,而这两者散发出的香气则相当不同。果肉含较多带有果香的酯类物质,果皮则是带清香的醛类和柑橘香的萜烯类物质。
第四,酚类香气。
由一系列酶催化产生,这些都是植物组织制造木质素时的衍生物,包括许多芳香,温暖和辛辣的分子。
酚类化合物由构造简单封闭的六碳原子环,也就是苯环组成,而且至少还有一个酚羟基。这种单环还可以修改,在一颗或多颗碳原子上添加其他的原子,可以把两个以上碳环连接起来,构成花青素色素、单宁等大分子的多酚化合物。
萜烯类芳香族通常会具有共同性质,酚类芳香族就不同了,他们各具特有的形式,形成各种香料(比如丁香、肉桂、洋茴香和香荚兰)和香草(比如百里香)的特有风味。
由于碳环上有氢氧基,因此酚类化合物会比萜烯类化合物更易溶于水,因此食物中的酚类物质在口腔中也可以持续较久。
第五,硫类香气。
组织受损时,酶催化非芳香性香气前体物,生成硫类芳香物,也可以认为,就是流泪芳香物,它们属于辛辣的化学防御物质,不过这些化合物常常会让果蔬散发出更具有层次感的香气。
香菇中的含硫化合物是五硫杂环庚烷,因为有香菇特殊的味道,被称为香菇精,能赋予香菇独特的风味。
有些果蔬的风味非常复杂,比如榴莲,也有含硫类的化合物。榴莲真的是臭名昭著,这种臭,难以形容,而且经久不衰,显然是为了吸引像虎猪等大型森林动物才演化出这种洋葱、蒜头、过熟的奶酪、腐蛋和乃至臭鼬喷液中种种气味强烈的硫化物,比如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等等。这些化合物主要出现在外皮,至于种子外围的肉质,风味就比较像传统果实,比如像蜂蜜的肉桂酸乙酯,以及有水果味的乙醛。
还有,发酵和腌渍风味。
植物是某些有益微生物的天然养分,这类生物遇上适当的环境,主要是无氧环境,就能大量繁殖并压制其它引发腐败的微生物。同时他们还能产生新的挥发性成分,增添食物的香气。这类有益的乳酸菌显然是从远古腐败植物堆的缺氧环境中演化出来,如今则把全球人类悉心栽培的作物改造成种种风味浓郁的食品,比如,把蔬菜变成腌菜,把牛奶变成酸奶和乳酪,把碎肉变成带烟熏味的香肠等等。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风味是一种复合特质,包括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其中,味觉所感受到的味道,主要有酸、甜、苦、咸、鲜。而触觉主要包括辣感和涩感等,而嗅觉则是风味中最丰富多变的感官体验。我们提到植物风味浓郁的原因,也讲述了植物系美食中,香气主要包括短链脂肪酸、醛酮、酯类、萜烯类、酚类以及硫类等。
下一次我们将讲述动物系美食的风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