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L姐 @职日
近几年时常碰到完全专业不对口的应聘者自嘲:“不都说专业很难对口了吗?我就放弃本专业的了。 ” 但是,真的要放弃吗?
上周面试的X妹: X语专业八级(当然不是大热的英语,日语啦), 气质、实习经历均不错,
所投职位:BUYER采购,小部分与X国业务。
语言要求: 商务英语文书,简单英语对话。
刚5分钟,我就明说了, 她应该放弃这个岗位, 努力去找她对口能用上X语的。
可能从未碰到过我这么直接的面试官, 她反而觉得挺好, 一劲表明希望留下。
L姐:你为什么要放弃4年所学呢?
X妹:我想做采购, 但是没有找到X语的采购, 大家好像不需要。
【X妹的困惑】两个择业要素“X语”VS“采购”, 应该先保哪一个?
她当然选了先保“采购”,作为她的第一要素。
而我认为应,保“X语” 。分析如下:
取环境之长,助己之长
她的个人长处是X语,要取的环境长处是:多少能用上X语的地方。
正好用上两天看到一个励志公式来说明
如果你的优势比别人哪怕多0.02,并每天保持这个优势, 365天之后, 差了1260倍的效果。 当然公式只是一个比方, 但多少可见优势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中,我不推崇取长补短,我认为“取环境之长补己之长”更好,长处能形成立方级,次方级的增长。
专业知识维系靠兴趣?
X妹说:“万一采购不适合, 过一两年再回头做翻译”,我告诉她:
我们公司之前招大语种翻译时, 也会碰到这种应聘者, 但都没有能过复试的。不少人笔试很好, 模拟口译时就紧张的一落千丈。
仔细分析, 并不难解释:你上班了, 又多少时间发展兴趣呢?兴趣里练习场景, 有多少%能跟真枪实弹的工作场景一致呢?
有些专业能力特需要工作实践和使用环境, 丢了就很难回头
你对第一目标职位真的了解吗?
X妹说:采购如果没有从毕业就开始做, 以后就很难介入。
我没深究她的这概念来自哪里? 事实上,BUYER属于业务类, 业务类大多是比较杂学、且多少有些相通的工作。
往往有社会工作经验的BUYER,能在供应商缺料或者其他问题时,自然的施压给供应商, 而初入职场的新鲜人很难做到。
我建议她再去一些采购的论坛或公号、微博中, 多了解一下这个工种的具体工作,再决定是否作为眼下的第一要素。
找不到? 还是你找的方法不对?
X妹搜索时, 仅仅用了“X语”+“采购”为关键字来搜索。 (有点意外的汗汗汗。。。。。。只能说再灵动的人, 也有她的弱点吧)
职位名中写“某某语”的, 一般都是翻译吧...
X妹又说, 如果只搜“采购”,信息会太多了。
L姐:问题是你的方法, 导致搜不到了啊!试着多变几个关键字。 大不了就笨笨的在众多采购中逐个排除。我们给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工作, 就不能多点耐心和时间吗?
第一目标是一个岗位,还是一类?
很多应聘采购的, 会说“因为采购的涉及面广, 又能比较多的与他人沟通”。 如果仅仅是为这两点, 销售, 客服, 市场…………很多岗位都适合。
我们看投什么岗位, 不要仅仅听某某说这个岗位好,要仔细询问、调查、分析好在哪里?有这样的“好处”的岗位还有没有? 从“一个 ”岗位,变成“一类”岗位, 是不是前路豁然放宽很多,不再是一个看似通往死路的独木桥了?
你同学都放弃本专业了?
这个问题没有给她提出, 但这里觉得有必要说一下。
大学的同学圈子是以后很重要的社会资源,咱不学《人民的名义》中官场里的相互提携; 简单到专业技术问题, 行业最新动态,甚至好的工作机会, 有这么一个4年深厚友谊的圈子, 是多么宝贵的资源。
但如果你出这个专业圈子, 剩下的只有友情唠嗑了。
同学聚会时,多少也会有点边缘人的感觉。他们的专业话题, 插不上嘴啊。
你发展的好还行, 万一以后发展没有那些坚守的同学好, 还要气的骂自己当初脑子进水了啊。
当然也有那种整个专业全都出圈的, 不在今日话题。
L姐认为, 有时确实, 我们不得不放弃4年青葱岁月所学, 但是记住, 是“不得不”,是仔仔细细的分析, 和有效实践之后, 做出的痛苦的决定。
不然就成了如上图的小破孩,舍弃了它撒娇卖萌的长处, 拿起不是专长的长剑, 投身到一个完全没有优势的境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