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怎么诗意地调戏一个姑娘”或者是“如何优雅地写情诗”这种比较具体的问题,我想把杨过、冯唐、王小波、张佳玮这类大神恭请来,估计能给不少tips。
(这张图片,不多说了。)
”让自己怎样“一般都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点高清有码的味道。因为一旦说到”让自己收获让自己获益让自己活得好点“这类话题,大家总是支支吾吾的。
仔细一想,街头巷尾父老乡亲说的,最后的落点是这个人有多少钱,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最后的落点都是这个人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家庭做了些什么,他做了哪些大事,开创了什么时代。都不是他为自己做了些什么,他自己活的快不快乐。好像每个时代都喜欢夸大人的外在影响力,而忽略个人在挣扎里走向通融的旅程。所以正儿八经的书上都不会说”这个人是怎样在操破生活的膜过上当爹的日子“,相反,他会告诉你”这个爹克服了怎样的性功能障碍忍着怎样的蛋疼然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换句话说,你可知道人家多努力吗?
可是,知道这个又如何呢?
正如考前爹妈都会奉劝的那句“考试不要紧张、做题要细心那样”,大道理大方向都是一样的。但是如何做到不要紧张要细心呢?
那,如何好好地过完这一生呢?
基本上,这类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衡量标准——如何很好地过一生,也就是说,在这个操蛋的时代里,如何活的有安全感,如何活的有自尊,如何获得别人的尊重,如何在自己在乎的人的关怀里傲娇地活出滋味来?
往小里看,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而且是懒惰的。自私和懒惰是人的天性,所以我们才拼了命地去提倡“勤能补拙”、“大公无私”这些高尚的观念。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少,我们才会提倡嘛。凡人所做的努力,就是牺牲了懒惰来满足自私,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缺失的快感,而暂时远离那狗日的生活——以便得到安全感、别人的认可和关怀。
举个例子,宿舍里有个体积略大、食量略大的朋友。在满足口舌之欲后,都得去操场上跑上一个钟头。冬去春来,莫不如此。在大部分人看来,长跑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无聊程度直逼高中时期的晚自习。最关键的是,跑完五圈就意味着床下得多一盆脏衣服。为什么他这么干呢?因为他早就建立了这样的价值观念——“胖子不对自己残忍别人就对你残忍,你对自己仁慈世界就会对你残忍”。简单地翻译一下就是,我要变得像刘强东那样有钱、像吴奇隆那样帅然后得到真爱。
很好地过完这一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仅仅是活着就非常不容易——整天被“你应该去怎么怎么做”、“在应该做的年纪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还有“不能早恋”这类的禁令的联合绞杀下循规蹈矩地活着。对了,还有经济压力和”别人家的孩子“。人生已经这么无聊了,不再努力地让自己高兴一点,对的起丈母娘赐给你的女朋友吗?
是啊,没有人不想过好这一生,正如正常点的男人都希望和喜欢的女人上床一样。人的痛苦就在于想要的和得到的对不上号。年纪逐渐大了之后,在撞了无数次南墙之后,我们都会发现原来这样啊——并不是找到了对上号的密码,不是得到了想要的,而是逐渐地适应了这种对不上号的生活。
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里写的:
后来我把李渔和亨利米勒搀着看,发现生活真的就像席慕容说的似的:天就是这么蓝,草就是这么绿,生活本来可以如此的简单和美丽。亨利米勒说:实在想不清楚,就找个姑娘干。李渔在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中简洁明了,说未央生要先做成世间第一才子和娶到天下第一佳人后才能皈依佛祖。爬到山上,跳进水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这世间上呢,如果把很多事情弄明白了,提前知道了游戏的关卡和通关秘诀,人生就不再那么有趣了。如果知道拳皇97可以无限的放大招,就体会不到绝地反杀的惊喜,如果超级玛丽遇到陷阱可以绕着走,大部分人就不会玩了。
如果现在还不清楚,那便好了。找个姑娘,就去干吧。别废话了。
前几天在书里写的:
在想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我是不是真的想去做,还是看别人都做了我也应该做。
结婚或者恋爱,其实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大抵上是“我找到了一个可以靠着消防栓啃冷馒头可以坐在路边上看日落的可以在黑夜中享用彼此肉身和灵魂的人”,而不是到了某个年纪,在某个时间段,理所应当的任务。
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找点乐子,远离痛苦。没什么比自己开心更重要。
如何过好这一生呢?其实我不知道。因为我一辈子只能实践一次——而且最后在躺进三长两短里,我会告诉我儿子。
还有,自私点,又怎样呢。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