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掐指算来,今天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纪念日。
郑和下西洋
这个事情貌似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历史、地理等课程稍微好些的孩子,说不定还能给你画出一个航海图。不过,真要准确说出郑和“下海”的前前后后,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郑和下西洋,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环游世界之旅。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只是本文的一个引子,拉拉藤想说的还是郑和与大淮安的关联。
郑和是谁?
众所周知,郑和(1371-1433)是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所以也称为三宝太监。
相关史料和文章介绍: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十岁的马和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 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二年(1404年),33岁的马和因战功,被明成祖朱棣在南京赐郑姓,从此改叫“郑和”。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史料中记载了郑和父亲叫马哈只。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云南省昆阳县和代村出土郑和父墓碑,上有墓志铭,摘取部分文字如下: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赒给,未尝有倦容。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这里有个小文史,郑和父亲和爷爷都叫“哈只”,肯定不会是两代人的名字。这是因为两位都曾到麦加朝圣,回来后被人们尊称为“哈只”。
哈只,又译哈吉、哈哲(阿拉伯语:الحجّي,英语:hajji),是给予曾经前往阿拉伯天方朝圣者,也就是完成五功:证信、礼拜、天课、斋戒和朝觐之回教徒的尊称。阿拉伯语原意为“巡礼人”、“朝圣者”。
郑和与淮安王
从郑和父亲的墓志铭中,可以知道郑和父亲的祖父,也就是郑和的四世祖叫拜颜。
现代史家根据马哈只墓碑、《郑和家谱》、《赛典赤家谱》的考证认为,马哈只、马三保父子,是元朝政治家、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也就是说,郑和是赛典赤的六世孙。也就是说,郑和六世祖咸阳王赛典赤,五世祖纳速剌丁,四世祖淮安王-伯颜(拜颜),三世祖滇阳侯察儿米的纳,二世父滇阳侯米里金。
再详细了解下淮安王。
伯颜(Bayan,1236年—1295年),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长于西城。元世祖至元初年奉使入朝,受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于至元十一年(1274)统兵伐宋,宋亡,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元成宗朝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卒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元史》有传。伯颜是有元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有文才,能诗能曲。
淮安王伯颜的家世,在《元史》中是有详细记载的,摘录如下: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阿剌,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父晓古台世其官,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
……
子买的,佥枢密院事;囊加歹,枢密副使。孙相嘉失礼,同佥枢密院事、集贤学士……曾孙普达失理,皆能世其家。
这里就有个很大的毛病,这祖孙几代人的名字都对不上呢。真不知道是今人考证有误,还是古人认错祖宗呢?拉拉藤估摸着还是在淮安王伯颜这个环节闹出了乌龙。
郑和的宝船
《明史 郑和传》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现代普遍的观点是,郑和在太仓出海,所乘坐的宝船主要是在南京建设的。
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出海船只最多的一次远航,郑和船队的船只不会是集中在南京制造。因而,古人、今人有研究认为,清江漕船厂同样担负了为郑和出海造船的重任。
《漕船志》记载,“先年,遮洋船多隶清江厂成造”。《漕船志》是记载明代漕船的一部专志,因所记内容以清江漕船厂为主,又称《清江漕船志》,由此可见清江漕船厂当时在全国的地位和规模。
为此佐证的,还有明郎瑛《七修类稿》中所记:“淮安清江浦厂中草园地上,有铁锚数枚,大者高八九尺,小亦三四尺者,不知何年之物,相传永乐间,三保太监(郑和)下海所造。雨淋日炙,无点发之锈,视之真如银铸光泽,犹日用于世者。”
“国用之资莫大于漕运,漕运之器莫大于舟楫”。朱棣登位后迁都北京,由于每年要调运数百万石粮食到北京等地,因而修造漕船成为明朝的军国大计。永乐七年(1409),平江伯陈瑄督漕时,在山阳、清河之间的运河沿岸建起了漕军各卫所造船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
据史料记载,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的清江闸一带(故址现设有运河博物馆),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漕船志》记载,二厂所辖区域及造船比例为“南京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各总里河浅船俱造于清江,遮洋海船并山东、北直隶三总浅船俱造于卫河,大约造于清江者视卫河多十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