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们体虚或患病之时,饮食调养尤为重要。中国药膳源远流长,自古即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养生方式之一。有意识的对饮食方法进行研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礼》,不仅记载有专业的“食医”一职,而且还提出了四时饮食宜忌与调理的方法。
《周礼》以后,有关食疗治病、药膳养生的专著代有相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红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仁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药膳方至今仍有实用价值。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清代王世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7门300余种;袁枚的《随园食单》则介绍了多种药膳的烹调原理和方法;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中又列出老年保健药粥百余种。
时至今日,上述这些著作有的因年代久远,部分方药已不可考;有些食物因毒性较大,也不再用来配药;还有一些药膳配方的加工技艺没有流传下来……这些给开始提倡“药膳食疗”、“自然养生”的后人带来了一些研究与操作上的困难。而且,普通人对食物的重要属性与功效并不是很了解,当然对自己药膳也感觉无从下手。
这本书带着为普通家庭服务的愿望和目的,本着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合拍、功效确切、易于采办、加工方便、可操作性强的原则,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医食相通”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营养学、烹饪学的知识,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反复揣摩、实际操作,最终编写了《家用营养药膳》这一本书。
书中选编了千余种适合普通家庭制作,而且又有显著养疗效果的药膳配方。通过阅读此书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将家常菜肴与中药相结合,很快烹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药膳。为了方便制作和运用,本书在编写中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分类排列,针对每一类人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药膳配方。每道药膳均分为“药膳配方”、“制作程序”、“服食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几大板块,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药膳确有一定的祛病强身之功效,尤其对那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作用颇佳,但是并非百病皆治。因此,患病后还是首先要去医院诊治,不可延误。
2017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