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试完到现在,已经是三四个小时过去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睡不着。今天这一次面试,给我的震撼很大。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的小姐姐说你的思维太局限了。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在跟技术人员(开发)打交道,与此同时项目的运营工作是交给一个团队在运营,种种原因之下我几乎没有运营相关的经验。可想而知,今天的“与职位要求不太匹配”是必然的。所以造就了思维的局限性,也有迹可寻。这里我想划重点,运营、如何运营其实都是在于产品的定位。这也是外包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重要区别之一。
尽管我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实质上是外包公司的一员,我还是想把公司定位为一个彻底的外包公司。需求源自客户的想象,需求的本质是任务,有时候需求也会没有意义却被分类为核心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公司并不承担运营,项目合作完毕即可开始下一个项目,导致了产品的规划仅仅止步于交付。
真的如此吗?对于外包公司,似乎答案不言而喻。如果感觉这个观点对外包行业有侮辱,我想说抱歉,也同时想肯定外包公司的存在,的确很多外包公司承担了很多来自于企业办公需求的工作,促进了IT办公的繁荣,也隐隐约约推动了互联网市场的繁荣,最终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我对外包没有任何diss的意思,只是在反思由于公司的性质导致的致命短板(也是自己没有主动学习)。
一个产品,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最终面世(不一定是面向市场的产品喔),作为产品的我希望它能持久的运转下去,不论客户是否有运营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得用户需求,进而迭代产品),总归是希望产品“永世存留”的。不再论证运营的必要性了,时间会给很好的答案。
对于自己的期许,我希望小脑瓜里能装下更多地知识,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全面的产品人的思维,有对工作的热爱,有可观的执行力。
这个时代,想做点啥都很难,同时很矛盾的是,有很多人一夜成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羡慕之余,希望自己也能看到他们“成名”艰难的孕育期。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