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老爸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亲戚朋友便会到此欢聚一堂。
转眼这种传统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从学生到成家,到自己做母亲,对生活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改变。
曾经有很长时间在误解父母,不认可父母的管教方式。小时候,我和姐姐自己在深圳读书。一般一年只有两次能见到父母,一个寒假,一个是暑假。年小的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不能陪伴在身旁,甚至一度觉得父母特别遥远。而见面的时候父母给我们的感觉更是严厉而陌生的,一做不好就一顿痛骂。
直到长大了,懂事了,会明白在我们光鲜的背后,是父母用苟且与煎熬换来的,他们不会去说,永远都是默默地在做。这世上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而行。他们对你好还是不好,这是他们爱你的表达方式。
长大以后,初为人母,发现自己的脾性也在延续着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模式。但同样的方式不再奏效。
为什么?
教育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么?
因为家庭教育需要因地制宜,时代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改变。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而最权威的专家,只能是自己。而自己的育儿智慧,独立的思考能力,谁也给不了,只能用心灵去体会。
包括在我们家长课上,我们常常不给学员特别多的个人建议,有时候给也仅限于说说自己的经验和理念,更多时候是遵循课程,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学员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课程的意义在于:一群人在一起学习和相互鼓励的这份连结,以及更多的启发式提问带来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跑在前,而未来的一切又是我们未知,只有多思考多审慎,才能陪同孩子一起成长。
传承,是文化传承,血脉传承
因地制宜,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