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语文好不好,这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差的读书期间分数,而是差了整整一生。语文优秀的人可以诗意的看世界,可以平静的生活着。中国人都会说话写字,可是遣词造句之间差异却明显很大。好的修养可以在举手投足之间显露,这也是我为何热爱文学,忠于文化的原因。而用文字进行写作时,语文好的人能将粗糙的感受淋漓化,他的人生也因此变得细腻,这种财富并非物质能获取,你只能高山仰止,却无法通过金钱买到。当然我也并不是说物理,化学,数学这些理科类的无法享受细腻生活,而是凡是说话表达都需要借助文字,这一点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里有提到我们的思维都被限在文字的围栏里,我们能表达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当前语文教育,其实不是真正的语文,高考作文命题作文限制学生天马行空。应试学习是支离破碎的知识,不成体系,孩子们厌恶那些文言文词句?他们无奈地背诵,近义词反义词,笔顺笔画,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一直考我们,请问这个字有多少画?如今大家连字都不写了,这浪费了多少时间在这个字的上面。而不是让我们明白字怎么来的,这个字像什么画。
读了十几年,我似乎都懂,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可我什么都不懂。我不明白曹刿论战怎么打,不明白黄帝内经怎么治,也不明白论语讲的是什么人生道理。我只知道里面有多少通假字,多少成语,作者字什么号什么。而对一个作者其他作品以及人生的了解,也仅仅只限于他最有名的一小段。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了贾谊过秦论,但是贾谊是哪里人呢?他为什么写呢?这段历史我们没有继续深研下去。我们可能每个名家都知道,但仅仅只限知道他的名字。可到了长大了,真正到了贾谊故居,才知道他受谗遭贬才到的长沙,并且与屈原一样有着杰出的才华和政治思想。
而我们的语文阶段的作文是最薄弱的,语文的教育也让我一直沉思,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不愿意去写作?我们读了几十年的书写下来的文字?语句不通,缺乏逻辑,甚至读书会后大家连三百字也不愿意去分享。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阅读你又读了多少遍了呢?通过一段时间主动的学习,我明白了要想你的作文得到提高,我们得向最深刻最严密最丰富的句子去学习。写作的时候也要思辨,针对社会问题质疑并加以评论,当然语文学的好,如果不行走也无效,正如在语文课本中讲了济南的冬天与趵突泉,只有在济南呆过一段时间,亲眼所见趵突泉,你才能写出真实的感受。我特意借了一本郑雷明的《名人教你写游记》的书籍。看后大呼,原来写游记并不是像我们记流水账一样的,早上看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几点又到了酒店。游记而是针对一个主题主旨,及其细致去描绘自己在看风景的时候内心与之不同的感触,并不在于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在抒发真情。
对比之前无意识无逻辑的流水账写作,心中甚是自责,得好好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