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阿里P8以下员工要求全部35岁以下的新闻,再一次被迷惑了,如果公司只要35岁以下的员工,那35岁以上还没升到管理层或P9的员工都去哪了,他们又能去哪?
首先请看一个假设:
36岁本命年失业,再面试屡屡碰壁,该如何渡过剩下的30年职业生涯,熬到65岁领退休金?
这不单是一个假设,这两年行情不好,去中层化,人员优化,中年人首当其冲。
就算没被裁员,人到中年,遇到职业瓶颈的可能性也很大,拼体力拼不过年轻人,受能力本身等因素限制,职业发展受限,在职场的价值感会越来越低。
笔者再过两年就到36岁本命年了,感到特别恐慌,人生要开启从中年妇女向老年妇女过渡之路了。
然鹅,这还不算最惨的,笔者想到了一个更加恐怖的事实,36岁失业到65岁领养老金,还有30年的时间,30年,30年,是你之前所有职业生涯的几乎3倍时长!
即将本命年的85后们,目前面临的职场形势:
经济不景气,企业转型困难,竞争力越来越弱,随时可能破产倒闭!你卖命的企业没办法养你了!
身处中层,升迁无望,体力精力无法与年轻人竞争!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跟不上时代变化,工作历练无法移植到新的行业和企业!
现有工作已身心俱疲,陷入深深职业倦怠!想找一个新的赛道,从头开始,却被嫌弃年龄大屡屡被拒!(我们只招年轻人)
没有存款却背负一身贷款,疲于奔波,上有老,下有小的你,该如何渡过接下来的30年职业生涯!
《发展心理学》中提到,中年人最重要的是避免停滞感,获得繁衍感和延续感。
繁衍感怎么获得,其实就是要生个东西出来,生个孩子来养育也好,创业也罢,发表个作品也好,做个小生意也罢,公司里带团队也好,研发个产品也罢,都是生个东西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简言之,中年人到了开花结果、开枝散叶的年龄,必须要创造并培育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果实,来延续生命。
以下将基于避免停滞感,获得发展感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生活角度
1.生孩子。对,你没看错,就是生孩子。其实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而言,尤其是女人,直接创造一个生命,是获得繁衍感和延续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家庭和经济条件都支持的前提下,没生的可以生个一胎,已经有一个的可以生个二胎,自然生育困难的可以借助科技手段。
在这里女性不要抱怨什么生孩子耽误了你的事业你的青春,带孩子多辛苦多累,在一定情况下,生孩子是挽救你中年危机,弥补你停滞发展的事业,重塑你家庭价值的一剂良方。
没看到《小欢喜》中黄磊45岁高龄面试律师助理屡屡被拒,和童文洁都是靠生二胎来渡过中年危机的,经济压力暂且不提,二胎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是30岁之前坚决不生二胎的你所想象不到的。
可惜,这一方法对笔者并不适用,因为笔者在30岁之前已经早早生好二胎,完成了人生的生育任务,否则可以在中年危机时靠生个二胎暂时对抗下中年危机与发展焦虑。
试想,生了二胎,虽然带娃很吃力,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吼着老大的作业,但也就有了新的人生奋斗目标和价值体现,例如,有了二胎,车子要从五座换七座的吧,否则坐不下,房子要换更大的吧,否则住不下,学区房重新考虑一下吧,尿不湿和奶粉得重新买吧,老大和老二的争宠矛盾得解决吧,这些挑战,够忙乎一阵了,可以适当转移下人到中年的迷茫感和无助感。
所以说,“要赢在起跑线上”,一路跑的特别着急的人生,早早完成阶段性目标的人生赢家,是时候放慢脚步,take IT easy,慢慢走,对于寿命延长带来的漫长的中年危机而言,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
2.鸡娃。利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获得延续感,就像,自己飞不起来的鸟,下了一个蛋,把希望寄托在蛋身上,希望下一代能飞得又高又远。
不过有人能从鸡娃中获得成就感,有人不能;有的娃适合被激,有的不适合,开窍晚,鸡半天也没啥起色。
所以,这也不是适用所有人的方式。
3.发展一门兴趣爱好。工作不行可能其他方面行,例如绘画,一不小心成长为视觉引导师;例如烹饪,一不小心成了美食博主;例如网游,一不小心成为游戏直播;例如旅游,一不小心成了旅游博主;比如写作,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写手;例如化妆,一不小心成了美妆博主带货达人;例如养猫,一不小心创业成功,开了网红萌宠馆。
在这个全民皆娱乐,人们已经摆脱基本物质需求,而休闲娱乐精神需求井喷的时代,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副业进行盈利,是一条可选之路。
二、从职业发展角度探讨如何破解中年危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哪些职业和人群不易受到中年危机的影响,反而越老越值钱,医生、教授、技术大牛、既专业情商又高的管理人员。好吧,这类人群都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内,下面就普通人如何破解职业瓶颈进行探讨。
中年危机最大的挑战在于,无法保持35岁之前那么快的发展晋升速度,往往年轻时职场一帆风顺升迁很快的人,中年危机感会更强,因为落差更大。
笔者很崇拜的一位安永的咨询合伙人说过,职业发展正常的节奏本身就是螺旋式上升的,直升机坐上去的人,一般都会跌的比较惨。因为上升太快,你的能力和各方面积累未必达到。
那么中年危机到底该怎么破,我觉得首先是放平心态,接受发展变慢甚至停滞的现状。
其次,从竖向发展转向横向发展,探索更多领域,在某一个领域做精做深,甚至成为专家。这也是目前人员相对富余、管理职晋升机会有限的公司,例如GE所采取的方式,鼓励横向发展,利用项目制任务式的工作机会去锻炼人,发展员工能力。
以下是笔者认为可以破解中年危机的几种职场努力方向:
1.做自由顾问,从一家公司走向平台发展,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价值。
不过,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基本上属于业界大咖了,笔者身边不乏这类案例,基于自身专业,通过孜孜不倦的求索,发展出自己的事业,去分享去帮助更多的职场普通人。
但普通职场人达到这个层次难度很大。不过目前,自媒体渠道和各类平台很发达,为有专业基础并志于此类发展方向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很多便利。
2.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发展出第二副业,逐步盈利并支撑未来30年的职业发展
对于35岁的中年人而言,转行是很困难的,企业一般不会招没有相关专业积累、半路出家的中年人重新培养。
发展第二副业并实现盈利,需要提前准备,系统规划,以及不怕受挫的积极态度。
最新一期奇葩说傅首尔针对年轻人该不该精致穷的辩题,讲述了自己在年轻时过的很粗糙,受穷奋斗,通过专业提升和不断努力在35岁实现转型,有了精致的资本,并给让一家老小提供了过好生活的保障,还是很受触动和启发的。
另外积极的态度,可以参考《小欢喜》中黄磊饰演的方圆,求职屡屡碰壁,去开专车,被人发现了口才,开启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3.不转行,不换公司,基于自身优劣势进行价值的重新定位。其实目前职场平台化、项目制,打破固定职位,多任务多角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只要你不把自己固化在一个角色里面,还是能发挥出很多才能和价值的,哪怕在同一岗位,换一种工作思路,都能做出不一样的成果和业绩。
像华为让员工退休的四种方式中,转顾问就是其中一种成本低又容易被员工接受的方式。从高管或业务骨干转二线顾问,这个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但是换一个角色能继续发挥价值,总比直接退休好。
4.跳槽,能力达到的,职业晋升发展意愿比较强的,愿意承担压力的,可以考虑换行业或者换公司,同样要基于自身的优劣势去判断,尽量选择好的赛道和前景好的行业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