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情节的真实性和深刻的启迪性,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借鉴价值。不过,当你知道,深信不疑的故事骗了你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比如,英国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故事,我曾经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学校智慧管理论坛上讲过,希望领导们能够改变思维模式,换个角度做管理。
故事是这样的:
大英图书馆可是世界上藏书数一数二的大图书馆。
据说, 大英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搬迁预算费用为300万英镑!即使这么高的费用,依然是无人敢接这个活。因为图书馆的书和音像资料实在是太多了。
一个馆内管理员听说后,就向馆长保证说:“如果把这事包给我,只要给我150万英镑就可以了,并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把全部图书按要求搬运完毕。”
馆长说:“如果你能按规定要求搬完图书,按你所说,给你150万英镑。这么大的事,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第二天,这位管理员打出了这样一个广告:
自即日起,凡在大英图书馆借阅图书一律免费,但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新馆送还。
广告打出后,读者借阅踊跃,在规定时间内,旧馆内90%以上的图书就移到了新馆,剩下的图书用车搬完,整个费用还没用去10万英镑!这样140多万英镑的钱就进入了这个管理员的口袋。
也就是说,这个管理员只是用了一下自己的智慧,就轻松的赚到了一笔巨款!
怎么样,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种灵光乍现、脑洞大开的感觉?可惜英国人告诉我们,故事是虚构的。
你看大英图书馆这么多图书,总有不少是借不出去的吧,怎么可能借出去90%?那可是上亿本书。
就算绝大部分都借出去了,大家在统一的一个时间段还回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大英图书馆里面的图书,分门别类是非常的详细,非常的完整。要是像这样大批量借出去再还回来,图书馆再整理一遍的话,不知道要花多少年的时间。
所以,由“搬”到“借”思路很好,但不接地气。
还有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说的是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有人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之类的哲理。
青蛙真的会被活活煮死吗?
美国动物学教授霍奇森就做了煮青蛙的残忍实验,他研究的是两栖类动物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霍奇森选定的加热速率是大概是每分钟1.1摄氏度。他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如果容器允许,青蛙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跳出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也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
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
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
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
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落地全部跳出来了。
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
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
所以,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根本就是蒙人的。
像这类的故事还有很多,我认为它们所想表达的涵义、哲理都非常好,只是我们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相,并言之凿凿。
尤其是当前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甄别信息、理性思考是何等的重要。
这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要必备的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