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看着天空的蓝天白云,忽然起了大风,看似有雨的情况,天空乌云密布。村民都慌乱了手脚,开始忙着用塑料布盖晾在外面的大蒜。
这个景象,就像天黑前人们在地里忙着收割自家地里的农作物一样,让人焦虑不安。
眼看着这场雨要下了,滴了几个雨点。一阵狂风过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天空中又出现了一片蓝天白云。
虚惊一场。但还是有惊无险,看着村民的表情从小孩的哭闹恢复了笑容。村民又开始了有说有笑的聊天。
这次我看到的一次戏剧性的表演。
端午佳节在农村这个习俗基本上不过,我在村里四处看了一下,基本上也看不出有和平常什么不同的生活举动。
但在城市当中就不一样了,在我回来之前的前一天,就看到了在路边上有卖那种叫什么(我不知道名字)的一种植物,就两支,市民购买的还是比较多的,那天我站在路口中间,看了一会,居然没多大的功夫,在市民下班的时候,人流量多,那位老人一会就把那种植物卖光了。
当我第二天从家出门的时候,我那个楼栋的人家门上都挂上了那种植物,好像以示过节似得,让人们知道这是端午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这情况,以前可能没大注意吧。
人们对端午佳节的认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至于这两种过节的与不过节的人群,显然他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差距肯定是有的。
端午节在家忙了一天就算过去了。感觉农村的环境真的很难在适应,那种传统的观念逼得你的行为很难受,一种文化下的产物,势必是会把人束缚在那片土地上。再加上周围环境都是这样,开始让我认识到那个村庄不再是我小时候的村庄了,也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村庄了。
我站在村外的天地观望田里的人,让我不禁的开始反思,这些年都发生了些什么,人们脑中的那种观念依然还是那样,农村的变化在哪里,除了一些农事设备变了一些,劳作方式变了一些,其他的还是老样子。
真的让自己在无力承受这种环境下的生存。
农村的生产还是老样子,除了小麦的收割由以前的人工变成了机器收割,翻地由以前的人工变成了机器翻地,其他的劳作的方式还是那样的辛苦,村民的观念与思想还是那样的陈旧,似乎看不出他们的那种改变。
这种国家式的管理似乎也没有改变多少,农民的腰包里比以前的钱多了一些,看病比以前好了些,从根本上看,一些根上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那种生活方式和观念更是根深低估。
昨天中午跟村里的一位有点人物的人交谈,更能看出了村民的那种观念的陈旧。一位村民的女儿在上海上学,后来考上了博士,父母的意见是让孩子在县城找份工作,离家近,可孩子还是回来了,经历了一番的寻找,最终无果又返回了上海。
在我和他的交流中,无不看到那种自私观念的存在,村民为什么要生孩子养孩子,最终的目的就是能为自己好,不想让儿女离自己远,一心想把她留在身边。这种观念最终会害了孩子,看不到希望。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在起码的基准是要相互尊重。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建议强加给孩子,刚才的那对父女的例子就是很好例子,孩子还是很听话的,父母的建议还是管用的,只是没有思考。
孩子出去求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她是不大很明确的,农村里做事都要很强的目的性,但不是最终的目标,上学就是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不考虑人生的长远。
毕淑敏在她的讲座中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观念,人一定要找到你人生当中的那个终极目标或者理想。你才能更好的找到你人生的位置。否则你的心很难坚定,人有目标是好的,但要有一个终极的目标,这是每个人都要必须思考的问题,当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想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