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黄河入海口的一个小乡村——台北村,黄河的下游是地上河,河两边都有高出水面数米的大坝,我家的老屋就建在过去的黄河大坝上,这里有大片的盐碱地,植物生长起来很困难,但是,有一种野生植物,它叫“翅碱蓬”,却成片地顽强的生长着,秋天一到便织成耀眼夺目的“红地毯”,与周围各种绿色、黄色的植物相接,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
它刚长出来的叶茎还嫩的时候,是餐桌上的一道绿色美餐,据说在旧社会老百姓没有粮食吃时,它救了不少人的命。
我就是一颗“翅碱蓬”,如它一样普通、一样顽强、一样谦卑。
在向死而生中寻找光明
我的童年很不平凡。在我能够听懂大人话语的意思时,亲人们经常告诉我,我出生时又弱又小,像一只大老鼠那么大。
出生后的几年里,我的生命几次走近死神。本身就弱小的我,三岁时患上了支气管炎疾病,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差,当病情厉害时,母亲会整夜地抱着我,看着因喘不过气被憋得脸色苍白的孩子偷偷地落泪。以后,我因打针过敏差点丢了性命,因洗澡差点被淹死……
我一直就这样奄奄一息地艰难地活着,每天吃不了多少饭,瘦的皮包骨头。常常母亲的背上是我,手里拉着比我小两岁的妹妹。
身体状况如此,我的性格也变得异常内向,每天说不了一两句话,即使有人主动与我打招呼,我也会羞红了脸,低着头跑开。每天看着我这个样子,亲人们焦急万分,这学怎么上啊?
我九周岁才开始上学,没有上过幼儿园。那时,我仍然是一个欲言还羞的孩子,胆怯得很。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启蒙老师硬要让我当班长,我的民主选票还是全班最高的。这可给我出了难题,我连与人说话都先脸红,怎么管同学?尤其是那些女生!
我于是不得不以身作则,始终坚持做好自己,同学们竟也悄悄地以我为榜样,不再那么胡闹了,有的还竟然邀请我单独管着他点,真是无言之教啊!
上了中学,老师不知怎么就看上我了,是掌管教室钥匙的材料。为此,每天早上,我得醒好几次,抬起头看看屋子里的光线,判断起床的时间,可不能让同学们在外等很长时间啊,那时家里还没有时钟呢。下雪天,因为雪映得天很亮,我就赶紧起床,“连滚带爬”地跑往学校。但是常常等很长的时间才见到同学陆续来学校,原来我早起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是我现在的估计。
上了大学,班里男生少,班主任选我担任体育委员,我的性格现在大家可能知道了,刚开始我喊口令的声音是很小的,同学们都笑话我,根本不听我的指挥,班主任老师看见这种情况,一句话没说走了。我终于开始有了“怒气”,亮出了平生的力气,大声喊叫着,同学们都“害怕”了,乖乖地任我摆布。
说实话,上学期间我的身体也不是很强壮,体育成绩总是不及格,经常吃药打针,每天感觉晕乎乎的。
我的生命之旅是艰难的,可以说,“向死而生”是我的生存哲学。但是,柔弱的生命却锻炼了我顽强的意志,让我有一颗超脱自由的心灵,过一种时刻思考学习、向往光明的美好生活。
在农村中学减负路上攀行
2014年9月之前,我在山东省利津县工作。梳理这段时期的教育生活,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就是攀行在一条减负路上。虽然辛苦,但苦的有意义、有价值。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科学,贵在求真,教育是事业,需要激情。
第一阶段(1992——2004):实施有效教学,从为学生减负开始
1992年的那个夏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利津县最偏僻的一所农村初中——付窝中学。学校地处利津县东北角,距县城约有80公里。一条窄窄的公路成了联系外面世界的“交通要道”。没有多少人愿意到付窝中学工作,更别说年轻人了。
到这里我才发现,更可怕的是老师教育观念的落后。为了弥补课堂的低效,老师采用的是可怕的题海战术。是因循守旧,还是有所改变,初为人师的我遇上了第一道难题。
在付窝中学工作三年后,我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负责毕业班工作。在教育博弈相对残酷的那些年里,我所带的年级却是以良好的秩序而小有名气的。为了改变无序竞争的状况,我和同事们一道,协调学生的作业量与作息时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有效地调节。这样,学生的负担降了下来,学生不但学得扎实,玩得也开心,成绩自然会好。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县前茅,连年受到县教育局表彰。
付窝中学地处偏僻,但我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我自费订阅了《山东教育》和《山东教育科研》(现名《当代教育科学》)等教育教学杂志。书里的思想和方法,我都巧妙地渗透到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学生说我的课堂不但知识容量大,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更为关键的是,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内,没有大量的课下作业,学生因此特别喜欢。经常阅读和写作,我对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我的教学,那时,我陆续在《学英语报》、《英语辅导报》上发表点与专业有关的小文章。这对我以后走上科研之路,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阶段(2004——2007):减负,改革之路从这里开拓
在付窝中学的12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历练,这段经历让我懂得,教师一定要走专业成长之路。此后,我调入了北宋三中,任职副校长。当时的北宋三中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有人常用落后来形容一所学校的状况,可当时的北宋三中,又怎能用“落后”来形容?学校连续十年没有获得一项县级以上奖励,长期徘徊在全县教育下游,老师厌教,学生厌学。
经过充分调研,我和校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在长期的落后局面下,学校已经陷入到一种无序的竞争中去了。虽然说学校的教学质量差,但师生的负担并不轻。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一多半的老师都在争抢学生的自习时间。老师之间则因抢时间布置作业导致矛盾重重。作业泛滥可以说是该校成绩长期落后的顽症。
“看到这个症结却不能改变它,是中小学生的悲哀,是教育者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对自己说。
我带领老师从改革作业切入,整顿教学秩序。一是要求各年级设立公共自习课。在公共自习期间,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严禁让课代表布置隐性作业或口头的背诵作业,然后再利用上课前检查来惩罚学生。二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时间为学生安排恰当的任务,布置的任务必须当堂完成,收起上交。严禁提前发放或拖后上交,以来占用学生时间。三是严禁教师在学生休息的时间,包括午休和晚休前,布置任何形式的任务。特别是具有一定惩罚性的任务。
作业管理使学校教学秩序得到了改善,大多数的老师也意识到了作业泛滥的危害,积极地执行学校的规定,各年级的教学成绩迅速提升,当年就荣获全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借鉴学习。
长期落后的北宋三中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这在当时的教育界是比较“轰动“的事情。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减负这条路上,我却是负重攀行。
有位老教师,工作很卖力,可以说,他批阅的作业是全校最多的,当然,他布置的作业也是全校最多的。我实行的减负措施,他就是想不通。我先是对他实行通报批评,他不听。没有办法,我只有把他分发下的试卷收起来。他对我说:“志欣校长,难道工作干得多也是错?我想不通。”对此,我只有耐心解释,并诚恳地告诉他:“教育教学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如果我们的学生每天都疲于应付作业,教学质量肯定提不上去。我教毕业班,工作压力也很大,你们就看我的,我带头减负,只要我们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成绩肯定差不了。”
当然,也有令人气愤的事情发生,有的通报发下去,就会被人撕掉。写在小黑板上的常规检查反馈,有时被人打上刺眼的叉号。现在想想,什么是最让人痛苦的事呢?那就是得不到理解。
就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虽然工作头绪多,但我始终坚持学习。是学习让我的心灵逐渐沉静下来,是学习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思索。我的成果越来越多,论文发表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和《中小学外语》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同时,我荣获了“东营市优秀教师”和“东营市文明市民”光荣称号。
第三阶段(2007——2014年):“零”作业,把农村学校减负工作推向深入
2007年3月,经过利津县教育局党组严格考核,我考选为北宋一中校长。在北宋一中,我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革命性地实施“零”作业,目的就是改变以往那种高耗低效的运行模式,带领学校摆脱教育博弈的困境,回到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上来。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违反政策的老师,则坚决地予以制止。我也在全校的师生大会上向学生公开声明: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学生有权不做。对于老师的违反规定的行为,学生可以检举。此外,我们每星期都要搞问卷调查,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以便准确把握整体改革情况。
一石激起千层浪,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学校不准布置书面作业,有的老师就布置口头作业;学校不准教师自习课进课堂,有的老师让课代表传达自己的指令;学校不准教师为孩子选购辅导书,有的老师就给学生推荐辅导书……2009年4月14日我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施“零”作业,我与教师打游击》的文章,可谓道出了我实施这项改革的艰难与心酸。
当时,我也想到过失败。但是,教育是需要按规律办事的,即使再困难也要坚持。当然,作业改革的目的,不是纯粹的没有作业了,我是想通过这种绝然的方式,让教育回归,不要再按应试教育的老路走下去了,我们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点行装。
随着“零”作业改革的深入,一系列配套的工作引发出来,这促使我和我的教师团队走上了一条更加艰辛的路:“零”作业,需要课堂改革跟得上;需要教师实现专业成长;需要引领教师走课程改革之路;需要学校改善治理机制创新管理。
可喜的是,我和我的团队坚持了下来,不长时间里,北宋一中的“零”作业教学改革开始显现成效,教学成绩不降反升,获得了全面丰收。2009年,一部凝结着我校教师智慧的教育专著《“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校教师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都有了我校教师的作品。
这段时期,我个人被吸收为“东营市师德报告团成员”,我也荣获了“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2010年度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2011年,我被评为“山东省年度创新人物(校长系列)”和“山东省英语学科教学能手”。
学校也被作为素质教育工作典型,于2008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以鲁教基字【2008】6号文件向全省推广“零”作业改革经验。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社等四家媒体记者组团到学校实地采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经验。2009年,作为东营市唯一的一所农村学校,北宋一中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学校改革成果荣获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2012年,荣获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二等奖,2014年,荣获教育部首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二等奖。
在“全学习”改革中成就每一个人
2014年9月,我从农村被引进到北京市育英学校工作,面对北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学生,让我学会了“遇到教育困境,需要重建自己观念”的教育策略。一年后,我被选派到北京市大兴区兴海学校挂职锻炼,帮助该校架构课程与培训教师,新的工作让我明白了“根植学校传统文化,构建学校课程整体架构”的原理,成功地帮助该校构建起了自己的课程:融真课程。
2016年7月,我只身一人到了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任职校长。面对该校学生和教师组合复杂多元的现状,我提出了“成就每一个人”的办学理念,在以前进行“零”作业改革的基础上,我与老师们又开启了一场“全学习下的课程变革与育人模式创新”的探索与研究。
在学习方式快速迭代的今天,学校需要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关注孩子的终身学习,学校应该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与文化。也就是说,学校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要适应新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成为“最学习化”校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以此为切入点,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家校社协同发展等多方面的教育改进与创新,以实现学校办学理念。
走进新学校,我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深入分析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特色、课程理念以及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研究不同课程教学活动对空间的功能诉求,从物理设施、学习资源、技术环境、情感支撑和文化营造等维度上,对空间功能进行整体再构和巧妙运营,将课程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为看得见的空间课程,实现空间重组带动资源的链接。让所有的时空都释放出教育价值,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课程场景,让孩子的学习作品的形式展示、发布、分享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景观,让时空展现出生命成长的气息和活性,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培养,并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学校的文化的物化形象不再是口号式的广告宣传,而是多年后学生们寻母校时,心里长成的根。
多种学习方式的出现,也实现了学习场景的相互融通,各种资源引入学校,校园的围墙被打破,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习方式实现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学校组织富有弹性,实施扁平化管理理念,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来组织学习,教育变得更加智慧。
校园是孩子们的世界,也是老师们成长的土壤。“全学习”生态系统应对老师的学习及成长有全方位的设计,支持教师发展,引领老师们健康高效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为其提供更好的资源及技术,提升老师们的辛福感及品味需求,必然会由内而外的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走进育英分校,你会看到原先是冬青围绕的绿化地带被打开了,取而代之的是:六艺庭院、桃李满园、曲水流觞、濯缨水台、劝学蹊径、长廊悟语等具有传统文化内涵且温馨舒适的空间,既能休憩闲谈、又能交流互动,还能学习展示。大厅里、连廊间、楼道里都有不同大小的学习岛、学习区。这些空间的存在,让孩子们与老师们走得更近,学生、老师和家长可共用这些空间,这样的学习空间逐渐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带来为之振奋的学习驱动力。学习与生活都自然融为一体,让校园空间更有序,为“全学习”提供更多可能。
“全学习”校园文化,让封闭的空间打开,让闲置的空间有了生命的气息,这样,可以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家庭开展跨界合作,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开放自由的空间,使学校各项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秉持公平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
据此可以看出,“全学习”理念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它能造就充满活力的完整人,能够具体落实学生发展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能应答新技术对人提出的挑战;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建构学习化社会提供了有意义的理念。
从在山东工作到在北京做教育,我一共经历了六所学校,这六所学校,包括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城市学校。多年地磨砺、时间地沉淀让我看到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个个学生。每一个人的成长源于惊奇、赞叹,经历怀疑、鼓舞,再到建立信仰、使命,这是形成思想、个性、情感和人格的过程。教师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本质是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来影响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总是怀着鲜明的思想和信念去接触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让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习惯、达到自然、化为自由;对于学生,要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当下与未来;对于教师,要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尊重他们的专业话语权与创造精神。
尽管我的身体并没有摆脱虚弱的状况,但是,我仍然有力量坚持每年读书近二十本,撰写教育随笔一百多篇,使自己能够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同时,我还帮助其它老师读书、写作与做研究,鼓励他们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成果,走一条幸福的研究之路。
我认为,学校只有从内部开始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我们需要构建每个人都被尊重,每名学生、每位教师都作为主人公活动的学校。因此,我启动运用“微改革领导力”来改善本不如意的教育生态。短短一年半时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迅猛,家长、学生越来越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办一所让学生不愿回家的学校”的愿景已开始初见端倪。独特的办学视角、人性化的课程改革策略,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教育者来参观交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开始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支持。
一棵“翅碱蓬”并不引入注目,它在冬天、春天和夏天也很寻常,但是,当“翅碱蓬”连成了片,到了变红的季节——秋天,它就显示出自己不一般的魅力与精神!这其中的道理令人深思。
教育是慢的、成长是痛的。但是只要敬畏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刻不忘学习与省思,耐得住寂寞与平淡,心中始终想着他人、感恩他人,向着阳光,即使自己再普通、柔弱,内心也会自带光源,可以同样照亮别人,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