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很多人总是太着急。才看过几本书,写过几篇文章,就忙着求证,怎样才能有个人风格,何时才能盈利,到底要如何出书?却不知道,要想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又怎能少得了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想吃热豆腐,终究不能心太急。
即便风光如彭小六,你看到的是他在短短一年内,写了十五万字,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和出版社签了两本书。但是,你又是否知道,在这看似一帆风顺的成功背后,他在前期默默做出多少辛勤的积累和努力。
曾经,他参加拆书帮,每周坐高铁,路上耗3个小时,去周边城市参加读书会活动。他曾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度计划:一周一本书30周,每周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书评。结果,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提前完成。而这些坚持,给予他极大的创造源泉。
即便是现今的自媒体大V咪蒙,你看到的是她一篇软文收费46万,但是何曾知道她背后的汗水。她曾在某著名媒体任编辑长达12年,并默默无闻地写豆瓣、知乎许多年,在摸爬滚打中,逐渐对传播规律深深理解,并且应用自如。
“打磨的过程,首先是随时随地的积累,我在路上看到非常棒的广告语,也会拍下来,回去整理到我的电脑里。”咪蒙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探索着,积累着,磨练着。十年磨成不容易,这才有了今日的厚积薄发。
《东坡志林》中欧阳修谈写作经验:“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即便是名传千古的大文豪,也只是说要多读多练,照样也是挽起袖子,勤勤恳恳地看书,老实巴交地写写写。写文章这种事,从来没有捷径可言。
其实,不仅是写文章,我们在做许多事情时,也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刚做一件事,自以为付出许多努力,就着急想要成果,想要立时超过别人。如果没达到自己预期,就直接灰心丧气,或是怨天尤人。这样的心态,其实很少能真正达成目标。
做人做事,不能只眼红别人的风光无限,却不学习他们的精进与坚持。想要收获好的成果,应该先问一问自己,到底耕耘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坚持了多久,有没有资格配得上这些鲜花与掌声。想要更优秀,只能更努力。
所有的伟大,都是用汗水砸出来的。与其抱怨,羡慕,或迷茫,不如脚踏实地,努力精进,把一切评判交给时间。水滴石穿,时间自然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