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显然不是个好听的词语。汪君华导师在培训的时候讲到。从前有两只野兽,一只是狼、一只是狈。狼的前脚长一点儿,后腿短一点儿;另一只狈的前脚短后腿长。这两只动物经常在一起行动,跑去偷吃农夫的羊或鸡。
有一次狼和狈一起到农夫的羊圈外。想翻越过去偷吃羊。但是竹篱巴又高又坚固,想翻越过去实在不可能,要撞倒竹篱巴更是做不到。它们就想到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狼骑在狈的颈上,然后狈将两条腿直直的站起来,把狼撑的高高的,再由狼将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拖走。每一次偷羊的过程中,狼与狈需同心合作;若是没有合作就没有办法攀到羊圈,把羊拖走。
简单概括意思就是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人,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能跑得快,又能爬高。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姑且不论干的是坏事还是好事,而是说说“勾结”的事情。在这个成语故事的深层次,其实含有直击原点的管理模型。只不过大部分时间由于这个故事的表面“贬义”而被忽略掉了。狼与狈显然是优势互补的,不是狼与豹子,不是狼与老虎。狼与狈的利益是一致的,即偷鸡吃。狼与狈的危机竟然也是一致的,单纯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所以在组织个人的自我管理上竟然毫无内耗。所以这个合作模型既是被迫的,也是主观乐意的。这就构成了一个业务单元——执行力超强的业务单元。
如果你关心一下奇妙的《动物世界》,你会发现在没有所谓人类的“利益分配规则”的约束下,许多动物都可以超出你想象的合作,而从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这是多少企业梦寐以求的组织状态?夹杂了文化、价值观、企业的诸多其它因素以后,团队合作却变得反而模糊起来。
这个模糊还是可以从狼与狈合作的反面找到解:
1、狼与狈每天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吃的饱饱的,根本没有偷鸡的必要。没有偷鸡的必要,为什么还要合作?——组织的目标是否已经分解?
2、分不清是狼还是狈,即便是想合作了,结果还是狼与狼的合作,优势互补不了,结果互相埋怨,每个狼都在抱怨另外一只狼,为什么没有扮演好狈的角色——组织的合作机制上,是否按照运营节点做出明确的有效产出分工?
3、狼在琢磨,鸡偷到了以后,与狈怎么分配呢?万一吃得多与少,吃亏怎么办?——组织的文化是否指向终极客户价值,是否指向公司的“生死文化”?危机感不足够的强烈,留下了彼此抱怨与内耗的环境。还有其它因素。
因此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首先比对一下自己的团队,然后分别解决这些模糊点。无非就是,重新在年中、年初的时候激发团队的目标感,明确“自己要干”而不是“别人要你干”的思维方式,谁受益谁投资,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责任下移。这是目标的心态。
其次,按照运营的节点来做运营,科学打法。狼狈的模型只是一个比喻,在组织里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分工的节点责任问题。这是执行的技术。再次,重申客户价值文化,重申“企业生死”的危机文化。一遍遍的说,并且在实际行动中体现这些文化。这是客户价值的文化。
当然再也不要把这个成语当做一个笑话。现代组织发展到今天,大部分的失败,都是与常识的背离。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因为遵循了常识与规律。所谓敬天爱人,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恪守这些常识,能使得你的管理事半功倍。
作者——汪君华,北京新易太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SMART持续盈利发起人。在企业战略规划咨询、运营管理、战略营销、领导力、执行力等领域,企业文化推进落地实施、企业转型核心中高层系统提升全案层面有深入研究及管理实战经验,帮助数百家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取得成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