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家乡时,我们听过许多道理,看过诸多文字,批判着我们对陌生人友善,对待亲近的人却是缺乏耐心。此时,我们常在心里告诫自己,下次回家我一定收敛脾气,对父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亲近。
可回家之后我们大多却都“原形毕露”。
1
回家的情形可能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不久之后,我们都觉得不是父母亲生的。小东和我在微信上讲述着他回家之后的故事。
每次小东回家,他都提前打电话告知爸妈,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他妈都在他下车的地方等着。“累坏了吧”这几乎会是每次回去老妈说的第一句话,说话的同时伸手去拿行李。下车的地方离家里不远,每次老妈都抢着拉行李,还说这么重,也亏了你拉,其实在小东看来,也没那么重。
刚踏入家门放好行李,坐定,老妈就说,柜子里有你爱吃的糕点什么的,说话的同时就已经拿来放在小东面前的茶几上,然后从厨房端出早就炖好的汤。
小东是个吃货,回家两天享受着各种舒适,用他的话来说是,“幸福极了”,在回家的第二天老妈还满是耐心的喊他起床吃饭,喊了几遍,一直等着他起床,幸福极了。
可似乎就没有持续太久,从回家的第四天开始,他就被老妈嫌弃了。
回家后的第四天早上,老妈喊小东吃早餐,喊过三次,没见小东有动静,喊第四遍时,小东还是睁不开眼,就说着,“别管我了,我不吃早餐了,你们自己吃吧”。这次,老妈没有像前几天那样耐心的喊着等着,说了一句“不吃也要起来”,开启闹钟模式,重复喊了几遍。
最后喊得小东睡意全无,“好好好,我马上就起”,然后门外就没声了,等小东好不容易收拾好,就看到老妈已经吃完收拾好碗筷了!小东一阵无语,干嘛不等我一起吃啊,非得喊我起床,我好不容易起床了,早餐都被吃完了!!!
老妈给了二十块,“自己去买点吃吧”,在小东接钱的瞬间,老妈又说着,“年纪轻轻,天天睡懒觉,像什么话,以后早上再不起,就这样了,被喊起来还没得吃”。小东知道,自己的幸福日子到头了,“唠叨”和“嫌弃”模式已经开启了。
2
在小东吃完早餐回来后,老妈就问,“有没有要洗的衣服,拿出来,给集中洗了,趁我现在有空”小东说,都洗过了,老妈就嫌弃的说道,我知道你们在外面洗衣服,马马虎虎的洗一下,能有多干净,拿出来,我重新洗一下。最后小东拗不过,洗过的衣服都被拿出来重新给洗了一遍。
小东无奈的和我说道,自己各种被嫌弃,之后自己也“原形毕露”了。
吃饭的时候,自己就回了几条消息,就被老妈“训斥”,“别有事没事的拿着手机按,吃饭就好好吃。”然后,老妈不断的将鱼,肉各种补身体的菜往他碗里夹,小东为难的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些重油的东西,夹着素菜吃,最后在老妈的“命令”下吃完了碗中的鱼肉。
小东总喜欢呆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老妈总说,别老宅着,一点朝气都没有......在一起坐着的时候,说着他小时候干啥摔倒了,还拉开他的手臂说,你看,这还有疤呢,还讲了好些事,最后小东听不下去了说,“都说多少遍了,还一直说!”
母亲原本开心的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为避免尴尬,小东就自己回房了,留下母亲一人在客厅,小东满是懊悔却又有点无奈。
回家才一周,小东已经没有刚回家的“舒适感”了,老妈各种“嫌弃”和他的自我主见一直在“交战”。几次的意见不合争吵之后,小东心里又想到,以后尽量不回家了!
3
似乎,我们和父母的想法总是有差异:
我们喜欢玩手机,虽然一直拿着手机并没有多重要的事,而无论是否是忙着正事,玩手机却是通病
在父母辈的眼中,鱼肉类的是好东西,我们还年轻,在长身体,需要补充营养。而我们总是想着要均衡膳食
我们喜欢早上睡懒觉,而父母却认为年轻人应该早起,保持积极和活力……
想法和观点之间,有各种的差异,亲情也一直在继续,而曾说着对父母友善的关爱的想法似乎又被“消磨”了一些。
在还未到家之前,我们心里想着,我要收敛自己,要对父母好,不发脾气,不和爸妈吵,可是回到家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似乎做的不错,后来却是“原形毕露”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和“指手画脚”,而后更可能产生的想法是,以后尽量不回家了。离家之后又懊悔,以后要对父母好点,如此循环懊悔…...
心心念念的对家人更为亲善,却总是在回家之后“原形毕露”,这或是一种难以治愈的通病。
父母虽唠叨,观念有差异,但亲情还是亲情,非原则问题,我们又何苦和父母争吵呢。
家庭从来都不是争论对错的地方,或许在未来的某天你想听听那些唠叨都已是奢望,庆幸你还能听到那些唠叨吧,那是爱的声音。
多一份宽容,正如曾经他们对你一般,我们从来都不应忘记,生活都是琐碎,爱才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