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月亮与六便士》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好美,眼前隐约浮现出一个笼罩在朦胧月色下的小村庄,看到的一切很不真切。透着一股神秘气息,很美,美得不真切。想靠得更近一点,眼前的景象仿佛紧握在手里的细沙,攥得越紧,逃得越快。
后来买了这本书,捧在手里,不知是因为之前被书名美到的缘故还是被封面那一种近乎黑色的深蓝所感染到。竟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神秘庄重起来。不经意间注意到这样的在书籍左下端的小小两行字: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有继续低头追逐赖以生存的六便士?曾经在眼前朦胧的小村庄,瞬间被拨开重重云雾变得清晰了却也没那么美了。透着残酷的现实。
看完这本书后,又去了解了这本书的素材背景。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他的意识。但现在不会迟。作品表现了梦想,精神文明雨物质文明以及社会现状的冲突和矛盾。用诙谐幽默的手法,表达了对像斯特里克兰太太和库特拉斯这一类只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看似富有实则内心极度空虚的人的讽刺、无奈和同情。对斯特里克兰这一类别人眼里不可理喻的疯子,烧掉所有道德和社会羁绊的勇气的敬佩。无疑,他是疯子,也是智者。
但我也没有鼓舞大家像斯特里克兰那样不顾一切的追寻梦想。正如高晓松的妈妈所说的那样:“生活不至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重点在于“不止”。我们需要诗和远方,那时每个人藏在心底的期许和希望。但是,在未到达远方之前,我们必须苟且。我们需要自己的双手去赚取钱财,赢得机遇,那样才能轻松地去往远方。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多为自己赢些资本呢?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大谈梦想或者眼前只有物质,又怎能到达那崇高而遥不可及的月亮呢?又怎能去往诗和远方呢?
如果你想当个作家,那就多看看书,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体会世间的人情冷暖,丰富个人阅历和经历;如果你想当一个企业家,别着急,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洗涤心境,去掉浮躁……
想做什么就从这一秒就开始做吧,就像露西尔·鲍尔说的:“我宁可对做的事后悔,也不要因为没有做一件事,而追悔莫及。”
让我们把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月亮种子种进心里,让它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慢慢发芽,渐渐发光。
我想待你我的种子发光后,定能照亮那透着残酷现实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