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搭档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就是其中的一本。在拿到书之前,我以职业的敏感,透过题目猜测,书籍的内涵应该是让读者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进而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事实上,我猜对了一半,本书的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书籍透过一些案例,剖析心理问题根源,让读者以正面的态度拥抱痛苦,找回自己,找回快乐。作为教师,我认为这本书,基于我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多个角度认识学生,做适合学生的教育。
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耳熟能详的格言,说明了习惯因行为发生而养成,习惯决定命运。
可以说,从人出生的那天起,习惯培养就开始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行为表现却有了千差万别。现在以我们经常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例,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一方面,作为老师,我们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表现却不尽相同,有的孩子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老师写的每一个字,他们认真倾听、思考,当堂就消化了知识。而有的孩子,却小动作不断,精力无法集中,以至于课堂学习低效。如果孩子偶尔开开小差,也无可厚非,但倘若一直如此,就是一种恶习。
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看到这个小标题,我的内心的确有种触电的感觉,原来,自己也不自觉成了孩子恶习的帮凶。L是个胆大活泼的男孩,他表现欲很强,课堂上我的提问刚结束,他就举起了手,有时请他回答,他能准确回答出来,有时却是吞吞吐吐,先重复问题,才组织语言。而一旦他举手,你不叫他,他就开始故意制造声音,做小动作,以至于不得不暂停授课,组织教学一番。现在细思量,他这样做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且的确获益不少。且看,当他回答正确,得到了我肯定的表扬;当他一直专心听讲时,我则司空见惯,因为其他同学也这样,我不可能专门对他表扬一番;当他闹腾一阵,表现好一阵,我却抓住他的良好表现,大力表扬。难怪,他无闹不欢啊!
恶习的第二个好处:立即满足
“我必须现在就得到”,这是小孩子最典型的心理,因此,我们总会在大街上、超市里看到哭闹的孩子,估计这已经是孩子的杀手锏了。想想L,他得到的关注比别的孩子多,只要他一折腾,或者批评,或者给他表现的机会,他的愿望立即得到了满足。心理学家认为,“延迟满足”与父母训练有关,看来,L的问题,根子是小时候的训练不严,以致他缺乏纪律感、缺乏“延迟满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