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的是战场物资补给的重要性,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吃饭问题始终是地面接触式战斗的首要保障。可以说,没有完善的粮草及物资补给,队伍的军心就会涣散,失败也成为必然。
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化运输装备,只能靠临时征募的百姓,把粮食物资用独轮车推着,远远地跟在部队后面。或者用一些普通的马匹和骡子,来装载着米面,弓箭火器等战斗材料,缓缓地跟随军队前进。诸葛亮北伐时,面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更是发明出了木牛流马这种原始的机械运输工具。
在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多次因粮草不足,或补给线被敌方破坏不战自乱的惨痛案例。比如官渡之战,数十万大军的袁绍,被仅有三万士兵的曹操,一把火烧掉乌巢军备粮仓后溃败而逃;诸葛亮六出祁山,节节胜利之际,却因为李严后勤粮草迟迟不能送到前方,而被迫退兵无功而返。
基于古代低效率的补给保障模式,古代的军队通常很难以长距离作战,远征常常意味着部队和粮队要出发几个月,才能到达交战地域。这样一来,得到消息的对手就可以早早准备,以逸待劳,增加了长途征战的不确定性。
较好解决远征粮草补给是蒙古大军致胜的关健
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改写了这一历史,在横扫欧亚大陆的进程中,他们常常千里奔袭,快速攻击,未等敌人反应过来就解决了战斗,这种类似于现代二战时期德国闪电战术的犀利攻击,让当时的欧洲人不寒而栗。依靠这种快速机动灵活多变的远征,蒙古帝国得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成吉思汗始封大汗开始,仅半个世纪,蒙古就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
这样的领土侵略扩张速度,绝不是单纯靠统帅的智慧和士兵的勇猛所能完成的,其背后一定有足以支撑这种扩张的远征战争体系。前面我们说过,军粮及物资保障是战斗目标得以完成的根本保障,对于骑兵快速的突袭战术,成吉思汗是如何解决粮草装备的运输问题呢?
骑兵以便携式干粮作为主要补给
作为草原的游牧民族,没有蔬菜水果,牛羊和奶制品是蒙古人主要的肉食,但是这些新鲜食物既不利于储存保鲜,也不利于长途运输。不能满足快速长途作战的需要。成吉思汗的军队从食物制作和运输方式上做了周密的考量。想到了用马奶和奶酪当成军粮。
在承担突击任务的蒙古骑兵队伍中,通常会保留一定比例的母马,用来驮运粮草饮水及物质。同时,这些母马还担负着行军途中马奶的提供任务,为快速行进的骑兵解决新鲜的营养。
但是,马奶的供应既不稳定,数量也难以保证。盛产牛奶的草原蒙古人,又将牛奶晾干后切成小块,这样失去水分紧致坚硬的奶酪,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方便携带保存。同时,蒙古人参照奶酪的做法,把牛羊肉烤干后切成小块。确保长久奔袭及战斗的骑兵拥有旺盛的精力。
马奶直接饮用,奶酪入口即化,肉干便于食用。即不用生火,也无需水源,边行军边吃饭。行军的隐蔽性大大提高,既避免了敌人对水源的破坏影响,又能达到从天而降,快速袭击溃败敌军的效果。
以家畜作为驮兽运输补给同时作为后备食物
对于大军团的远距离征伐,军队系统庞大,组成复杂。光凭奶酪,肉干这些食品显然是不足以支撑消耗的,成吉思汗又以牛羊家畜作为驮兽,利用它们搬运粮食和战备物资,随队行进。当食品不足时,再把这些家畜宰杀以供食用。这些驮兽运载的物资,除了军队自己出发时带的补给,每到一处还会进行劫掠补充。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出征时,通常根据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军团,运输军团负责补给物资运输,跟随在战斗队后边。他们的组成,除了行李马车,装驮物资的家畜,以及后备的食用牲畜群。整个蒙古军队的补给保障,都由它们提供满足。
以战养战,劫掠敌方物质充实补给
经过长途的跋涉行军,进入敌方领地后,整个蒙古军队会迅速分散开来,战斗纵队不再保护和依赖军团运输,在补充足够的奶酷肉干速食食物后,开始快速的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敌人。物资运输队伍则远远跟在后面,等待胜利后进行战场打扫,如果此时物资队遭遇敌人,前方战斗纵队也不会回兵支援。而是利用更加凶猛的进攻来牵制敌人。
在每一场战斗结束后,蒙古大军都会在当地进行疯狂劫掠,使粮草物资即将消耗殆尽的大军团,重新满血复活,再次拥有大量补给物资,以保证整个军团继续向下一战场进发。正是这种以战养战的给养补充模式,使得蒙古大军的物资补给源源不断,确保了在外长途征战的给养保障。
这样看来,蒙古远征军队的长作途征讨,以快速行进和战斗为第一要旨,后勤补给力求简单,使军队要顾及的东西少之又少,这样行军和战斗才能做到通顺流畅。对于他们而言,常期的游牧生涯,早已产生了对于恶劣处境的适应性,和对未来的提前谋划。
他们在欧亚大陆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更把对手当成自己的粮仓,以战养战,这种习惯,使他们不管战斗到哪里,都像在自己的家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