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女大学生在的独白,引发了大量年轻人的共情。她说,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我也同样刷到了这个视频,也同样深有感触。从河南这样一个高考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一条血路,考出还算不错成绩的我,也的确同样不甘心回到我生于兹长于兹的小县城。因此,我比较理解正处于毕业迷茫期的大学生的这种看法。
我觉得,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不少人来说,大学学历的确是下不来的高台,脱不去的长衫。虽然,现在绝不是孔乙己所处的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你我身边鲜见冷漠无情的掌柜、麻木不仁的短衣帮,但不妨碍年轻人以“孔乙己”自嘲。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影视媒体的宣传造成的误解,导致社会普遍对“成功”错误的定义。现在很多电影电视的主角都是衣着光鲜亮丽的城市精英阶层,即使是自认为是穷人的主角也同样住在大城市的大“耗子”里,穿着精致的工装,手里拿着一杯咖啡或拿铁,出入高楼大厦之间。给人一种错觉,如果大学毕业不能成为这样的“体面人”,那么数十载寒窗苦读将显得毫无意义,大学文凭似乎就成了一张废纸。人们变得浮躁且逐利,收入成为最易获得、最常见的一把尺子,人们习惯于用它来衡量包括文凭在内的绝大多数事物的价值。收入高的人,似乎就是成功的人,高尚的人,博学的人,权威的人,成为节目访谈里的焦点、巡回演讲里的标杆、地方志里的名人、大学的名誉教授或者客座教授,在聚光灯下、演讲台上高谈阔论。事实上,成为年入数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高收入人群,固然可以说是一种成功,但成为教师教书育人、成为医生救死扶伤、成为农民辛勤耕作、成为清洁工美化环境,也有其价值,也可以是一种成功。科学家、上市公司高管、政府高级官员等身份,并不天然让人自觉高人一等。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分。每一份自食其力,都值得尊重。
二是“大学生”这个身份标签,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不合理的高期许。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寒窗苦读十数载,从书山题海中一路走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不少娘子关、腊子口,这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自己一直是个优秀的人,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少大学生,出身贫苦,是本家、本族、本村第一个大学生,寄托着亲人、乡邻的期待。自我的错误认知和亲邻的期待,共同筑起了难以走下的高台。事实上,学历也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识”,学历只是一种经历,代表我们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是对我们过去经历的一种肯定。高学历,仅仅表明我们曾接受更多的教育,可能我们只是在学习能力方面优于同龄人,只是在学习这条路上一时走的更远,但绝不代表我们在能力的方方面面都遥遥领先于他人,也绝不代表大学生天然具备胜任各种社会角色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学历人才还需要走入社会,走入各种社会角色,在各自岗位上转化应用过往所学,争取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拿到职业的“高学历”。所以,大学生需要放下大学学历带来的优越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投身社会实践,努力以未来的付出赢得未来的收获。认清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三是读书无用论的大行其道,事实上加深了高学历群体的焦虑和自我怀疑。自媒体的兴起,尤其是直播行业的兴起,对传统的价值观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消极论调甚嚣尘上,沉渣泛起。寒窗苦读十数载,不少人依旧在为温饱发愁,接近三十岁博士毕业,仍旧有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反倒是另外一些年轻人,年纪轻轻辍学,投身直播行业,结果一夜暴富,过上了很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一辈子难以实现的富裕生活。学习的确不能保证每个学习的人挣大钱,过上奢侈的生活;学习也不是实现每个人的人生理想的最佳途径。但学习绝对是大多数人实现个人理想的最公正、最具有确定性、也相对最容易的途径。学习,让我们更加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接近成功;学习,让我们更加容易认识到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