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接纳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接纳,意味着对自己的无条件爱护。虽然很多人说“我很爱自己”“我觉得自己这样子很好”。可你的脾气、你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容易出卖你。虽然你口口声声说很爱自己,可在外人看来,你讨厌自己的不美好,努力逃避着时间在你身心所留下的痕迹。
前几天跟一朋友小聚,她告诉身体最近不舒服,总是呕吐。我很三八地问“你是不是…有了?孩子爸爸是谁?”朋友对我这种贱贱的态度很是反感,“我倒是想,给我个男人先。”朋友单身28年了,爱工作,好胜心强,不爱八卦,不爱抱怨、释放自己小脾气。啥事都自己扛着。很多时候我都怀疑她投错胎了,除了性别外,跟男人没两样。她身体不舒服,而且去医院检查不出问题,我想到多半是因为心理原因。因为我知道她没有任何健康的释放情绪的方法。在工作中受了气、遇了难题,她都努力扛着。人嘛,终究是社会动物,既然情感这么丰富,就得学会驾驭。一味地压抑,早晚会出事。
她有大压力就出现身体不适,已经成为一种身体的反应习惯了。面对生活,她每天紧绷着,走得太快了。内心已经跟不上她身体和思维的脚步了。
心理能量不流动,人体会生病
我一直相信,“身体有毛病,多半是心理作怪。”所以,心宽而体胖这个说法不无道理。量子物理学出现后,任何存在都不再是固态的存在了,包括我们人体。我记得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看过一个案例,说一个男孩认为存在四维空间。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匪夷所思,现在回头想,谁能说他就一定是“不正常思维”呢?现在心理能量流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的心理能量场,在健康状态下,能量场内爱和交流自由流通,人体每一部分配合得就像是个默契的团队,所以人体可以健康运转。那如果心里能量运转不流畅,人体各部分就如同出现危机的团队,不再安宁。如果一个外在的压力扑面而来,心灵便需要抽调大能量来应对危机,压力越大,需要抽调的能量越多。心理能量紊乱了,身体也不会好过,便会出现一些症状。这其实是心理的声音,告诉你:“你的心灵太累了,需要被照顾了,不要只按照大脑的指令生活了。”
很多人本能地抗拒未被科学化的心理力量。的确我们的文化在智力和善良上,也更倾向于给智力赋予更多价值。仿佛只有在“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时候,我们才想起心理是有能量的。心理对身体的影响,最好的证明就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了。还是想分享一下最经典的那个案例:研究人员给一个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服用安慰剂,就在他吞下后告诉他那实际上是青霉素,这个病人马上就陷入过敏性休克,很快就死亡了。
我们大小就被训练者相信医学行业的权威,因此会导致一连串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疾病,甚至猝死。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会对自己产生反安慰剂效应。如果你觉得自己肯定在某个公开场合会出糗,好吧。八九不离十会如愿以偿。有调查说,黑色星期一上午的心脏病发病率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多,都要严重。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体内形成的一系列化学连锁反应,会触发我们的情绪,进而反映到身体上。
这些化学连锁反应,要追究到童年时候。弗洛伊德真的是伟大的心理学家。我觉得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创立了精神分析,而是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纵向和彻底的了解。人在6岁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小孩子的大脑活跃脑电波主要是Delta和Theta这两种。这是什么玩意,我们不需要知道,我们只要知道,催眠师之所以可以催眠很多人,就是利用了这两种波的状态。所以,小孩子是特别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催眠的。而且他们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看到、接触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我们的童年都是混过来的,父母们也是尽量让我们白白胖胖长大。很少有父母在还在出生到6岁前,为其塑造没有任何污染的环境,使得其心灵可以健康长大。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愉快,因为成人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句评价,又或是摊上专制的父亲、懦弱无力的母亲,抑或宠爱有别的奶奶……这都会让小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为保护自己而压抑、忽视、躲避,一点一滴,这些小心翼翼就注入到性格中,成为自己的一种特定反应模式。
回头,给幼时自己一个交代
长大后,这些不愉快的一点一滴,就成为心理冰封的一个个童年创伤。这些创伤下解读的世界都是不好的:世界很危险、他人不可靠、自己很没用。童年遇到这些不愉快时采取的行为从潜意识上看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所以是适宜的。可长大后,遇到不愉快,我们还用童年时的应对策略,已经不能安抚和满足内心的需求,于是心灵就出现了反抗和起义!
这些创伤一天不消释,就永远会阻碍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当然不会让我们灭亡啦,只是谁不想让自己更美好呢?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才会离完美更进一步。因为只有接纳、安抚创伤时还是小孩子的自己,才可以跟她/他握手言和。这就像是恋爱分手的俩人,如果没有给彼此一个可以说服的答案,没有和平分手,那这段感情会永远成为伤痛,存在中记忆中。在未来的感情中,它会时不时冒出来,告诉你:你需要一个交代。成长路上一个个年龄阶段被伤害过的自己,也是同样,需要你回过头,拥抱一下,抚慰一下,给一个交代。
很多人不爱看心理学书,觉得特别扯,特别没用。我一直觉得生活是一种修行,学点心理学是修行路上必要的储备。当看的多了,就会渐渐对了解自己产生好感,也才会明白,与自己对话是多么重要的事。
上文提到的我朋友也不是特例。身边的女汉子、女强人越多,她们不喜欢呻吟、抱怨,不爱看肥皂剧,做事雷厉风行。这样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承受了更多的“自我误解”。当心灵的疲惫已经表现在了身体上,这是相当严重的了。别对自己太残忍了,毕竟我们的心就这么大,装不下天下。在装得进别人时,先装下自己吧。
多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听听内心的声音。或许你为什么容易抱怨、容易赌气、容易哭,为什么害怕沟通、社交,为什么爱上现在的爱人,就都有了答案。
要记得,一个不完美但好好爱自己的女子,才是最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