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连岳,缘于好友Sandy的大力推荐。
当时我俩正在北京三里屯的Page One书店闲逛,她在一列书架前发现了连岳的书,惊喜地叫我过去。
我一看,原来是《我爱问连岳》系列丛书,一套共三四本,每本都有300~400页那么厚。
翻阅内容发现,每本书都由一篇篇的情感问答构成,作者解答读者提出的有关恋人相处、夫妻纠纷、婆媳矛盾、人生选择等疑问和困惑。
Sandy毫不犹豫地买下其中一本,说:“加上这本,连岳这个系列我就凑全了。”
刚开始我还不理解,虽说这个作家善于剖析、调解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类情感纠纷,那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样的作家有很多啊。
但当我阅读了连岳的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后,才发现了他的文字和思想的独特魅力。
他的公众号文章题材更广泛,他会关注时下的热点事件,如英国脱欧、医患关系、楼市限购、离婚买房潮等,也会聚焦一些永恒的话题,如:人们的就业、择偶、生育观,如何与伴侣、父母相处,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经营幸福的家庭,如何提升自我价值等。
连岳对这些话题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有些观点还相当不合流俗、“离经叛道”。
他有自己信奉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推崇市场经济,认为冷酷的市场和自由交易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最公平有利;肯定金钱和财富的地位,提倡凭借个人努力,取财有道;他能够看透人性的不堪和丑陋,却又倡导尊重人性、尊重个人利益;他认为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追求不断成长、自我实现。
经济独立、人格自由,是他文章的永恒主题,也是他认为的最有价值的人生观。
他的文章简明直白、平实近人,但又逻辑清晰、幽默睿智,他从不拿腔作调、强行升华。他的文风一贯保持着理性、冷静、沉稳,不带过分浓烈的感情色彩。
看他的文章,我得到了很多观察、思考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头脑的很多观念也在悄悄转变。
久而久之,阅读他的公众号已成为习惯,每有更新必先睹为快,甚至于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发现和探寻这座思想的“富矿”。
能够长期、持续地输出高质量、有思想的文字作品,作者必然有深厚的知识和阅历储备、积淀,以及过人的耐力、韧性和意志。
在成为自由作家之前,连岳曾经当过十几年的老师、检察官和记者,人生经历丰富。他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上海壹周》等媒体上都长期开设过专栏。最长的专栏一写就是12年。《我爱问连岳》系列就是他部分专栏文章的结集,其他作品还有《来去自由》、《我是鸡汤》和《格列佛再游记》等。
得益于多年的坚持和积累,连岳的公众号已有一个相当庞大的读者群体,很多文章的点击量都超过10万+,广告商纷纷上门合作。
可以说,连岳达到了众多写作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境界:工作是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事;通过写作名利双收,还收获了众多粉丝;实现经济自由,能自主选择写作题材,能保持思想的相对独立性。
但是连岳却建议,“要学写作,也要警惕写作”。尽量避免把写作当成职业,而该当成必备的技能,不要去追求名气与金钱,要自然回归到学习与心理建设这个核心。
他认为,很多人把写作理解错了,以为写作是为了名气与金钱赞赏。这自然难以坚持,任何行业,都是少数人拿走多数收益,以写作作为职业更残酷一些,少数赢的拿走全部。
他说:“写作这行,是投入高、竞争残酷、回报却低的职业。十多年前,我就是媒体界拿最高稿酬的人之一,但我赚更多钱的,是其他方面的投资。”
在他看来,写作能增加学习能力。人一生拼的,除了健康就是学习能力,一个人消化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越强,马力越大。写作就如猫舔自己的毛,有自净和放松功能。理解这个本质功能,写作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真实的想法。
从上述建议可以看出,连岳对读者的真诚和用心。
一向理性、冷静的连岳,面对喜欢他的读者有时也会写出几句煽情的话。
他说,愿意写到“满脸皱纹,须发皆白”,即使写作收入只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他也会坚持,他愿意自己和读者这个社区,十倍百倍千倍地增长,他喜欢一直听到读者的好消息。
“我爱你,我勇敢的朋友,你既是我的读者,也是我的老师,你是我的晚辈,也是我的长辈。为了我们的尊严,为了我们的理念,我们必须过得更好。”
真喜欢这样的连岳。我爱读连岳,你呢?
连岳文章摘录
关于市场经济
人是经济动物,钱是自由的代名词,有钱在哪里都活得不差。逆钱流而动,变穷的可能性大。
想要过得更好,想要过得更自由,永远不要离开大都市和热点城市。
机会在哪里,你和资金就该在哪里。
几百年前斯密他们说过的:人人逐私利,则社会的总体利益将增大。反之,人人无私,社会则将陷入赤贫。
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人与财往哪里汇集,你就该往哪里走,趋利原则不会错。你改变的核心不能偏离为自己为家人挣更多的钱。
想让干活,给钱;想让人带着笑意、特别愿意为你干活,多给钱——这是人性、这是经济学规律、这点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长得再美也改变不了。
少一点煽情,多一点理智,有勇气接受“冷酷”的市场解决办法。
尊重“冷冰冰”的交易,不用强力干涉,才是获取最多尊严之路。这是市场经济不会更改的逻辑,违背这点,就得好心办坏事。
关于金钱和财富
钱最不值钱,这是一条最值钱的常识。钱印多了,通货膨胀,有个更可怕的马太效应: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损不足以补有余。
吸引更多人更多财富的,就是趋势。顺趋势,成功的速度加倍,逆趋势,失败的速度加倍。
伯特兰·罗素说:“贫穷最可怕的后果是让贫穷扭曲了自己的思维。”而长期贫穷,这个后果发生的概率很高。有些人在经济上脱离贫穷相对容易,而要改变扭曲的思维方式却非常困难,这是“贫穷”之罪的惯性。
贫穷不是好事。深山老林,穷乡僻壤,一直有媒体描述为世外桃源,可逃脱城市里的肮脏和压力,这观念容易诱惑定力不足的人。现实上,你若生活在这些地方,极可能陷入贫穷。
不要忽视穷人。一个穷女人可能成为伟大君主之源。一个社会不能让最穷的人活下去,就可能是在抹杀未来的可能性。
平等只能是维护生命权与财产权上的平等,除此以外,人是生而不平等的。
以嫉妒和仇恨为武器的抢劫,短时间内会得到“公平”,而社会最后会发展成人人一样懒惰,一样贫乏,最后崩溃,大家公平地灭亡。
公平乞求不来。追求公平,要用洛克的方法:在规则许可的情况下,你让自己越强大,你就越有公平。
关于个人努力、自我实现
成长,能让人挣脱丑陋的趼。我们不是植物,一生下来就开始成长,永不停歇,直到死亡。我们可以在很年轻时停止成长,把生命剩下的所有时间用来美化那层丑陋的趼。
追求自我实现,找件事寄托热情,在自由市场接受压力,甚至单纯地增加财富,都有助于你自我肯定,也是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可能不是狭义上的商人,你一定是广义上的资本家,你无法避免投资自己,珍贵的商场经验就是珍贵的人生经验。
那些进化到伟大层级的公司,始终坚持简单的理念:做我们最擅长的、能赚钱的、且热情所在的事情;这事即使看起来过时、乏味、甚至有害。
泥做的聪明人,一击即溃,除了更多体验到失意,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要做橡胶聪明人,被击中后迅速复原,被推倒后马上弹起。
韧性,是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区别,毕竟人生就是几十年的超级长跑,重要的是不停止,跑得够久。
勇敢者必然更幸运。所谓幸运,就是机会来了你不会浪费。所谓幸运,就是贵人扶你一把,你能开始狂奔。所谓幸运,就是你能实践正确的观点。
关于人性
要尊重人性,像尊重万有引力一样,让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让他去逐利、去逐爱,看起来个人顾个人,其实是个美好世界。
你若知道一个人是自己的主人,他不是别人的工具,他只是自己的目的。那么,你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去实现他人的目的;你也不会逼迫他人成为自己的工具,去实现你的目的。
爱到了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私事,像斯巴达一样剥夺人的私有属性,将人培训成只为国家卖命的特例,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它散发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愚蠢之光。
强烈的嫉妒心,是折磨、摧毁很多聪明人的癌症,让他们无法接受他人的成长和超越。
怎样才能和更强者合作?互惠互利,利益共享,是必须的,但心理建设更重要,你不会欣赏更强者,一切免谈。快变成强者,快学会欣赏强者。这是你必须完成的任务。
奇迹并不总是受欢迎,而变化往往让人惊恐。即使有“恶鬼”常在我们身边,只要成为常态,也会让我们觉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