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八个月左右的时候,正好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如果在宝宝六到十二个月大时,让他们尝尝酸的苦的味道,长大一些后挑食的概率会小很多。我很傻很天真地相信了并且想照做,结果只试了一次。那时她正坐在地毯上玩,我喂了一勺自家榨的橙汁给她喝,过了两秒钟看到她皱起眉,整个小脸都扭曲了。本来买的橙子就有些酸,榨成汁后味道浓缩,还带了点橙子内层白皮的苦味,女儿敏感的舌头肯定吃不消。
我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女儿很挑食,蔬菜只吃青菜土豆白菜西红柿等几种,即使吃,每顿也只吃一点点,而且青菜如果带了些许苦味,西红柿炒鸡蛋少放了糖她就不吃了。水果倒是不太挑,略带酸味的也能接受,不知道是不是我当年一试的结果,但是说起最爱吃的,还是甘蔗西瓜龙眼这些很甜的类型。
我们从小到大,味蕾是慢慢被开发的。很少有五六岁的小孩子甜酸苦辣样样爱吃的,我小时候也挑食,不过那时吃的东西少,平时顺着季节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记得我不爱吃茄子和青椒,对醋和辣椒也敬谢不敏。可是到了初中,开始明白为什么吃饺子和大闸蟹一定要配醋;到了高中发现茄子其实很合我的胃口,无论炒还是蒸都好;而且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吃辣,有一阵,几乎是无辣不欢的,辣椒在舌尖上跳跃的感觉,很美妙。
世间的种种味道,只有甜,是天生就喜欢的。没办法,那是我们基因里隐藏的密码。小孩子就是爱吃糖和巧克力,如果家长不注意控制,会让自己的宝宝一笑就露出六颗黑色的小蛀牙。我七十多岁的公公,虽然得了糖尿病,却总是管不住自己,夏天常常要偷吃西瓜。
当然,人的味蕾除了被天生的基因控制,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中国这么大,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我老公的家乡离上海只有三个小时车程,因为隔了一条长江,制作食物的风格就大不相同。
上海本地人做菜,人曰一手酱油瓶一手砂糖瓶,荤菜以红烧为主,酱油和糖都要多多的,这样烧出来,汤才浓稠,色面才好;而素菜的真谛,是放糖,我外公烧一大家子的菜,几十年下来,凡是素菜也都要放些糖,说是这样会增加鲜味,我们也确实吃得欢快。江南的糯米点心也是我们一大家子的最爱,尤其是八宝饭和酒酿圆子,是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两样,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香甜、软糯。
老公他们家烧菜放的糖明显少的多,红烧肉红烧鸡酱油多糖少,没有上海人红烧菜浓稠红亮的特色。红烧鱼也只是放少许酱油,不足部分用盐替代。他们家乡喜食葱姜大蒜香菜,连炒青菜也要放老姜和香葱,否则就谓之没有味道。馄炖馅里也要多放姜葱,咬一口,满口姜辣。
菜是否好吃当然没有什么标准,合口味的就是好的,不合口味,别人纵然说的天花乱坠也是无济于事。就像臭豆腐有人说臭有人说极香,榴莲有人爱若珍宝有人避之唯恐不及。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
只是近来,我们越来越明白,好吃的合口味的东西,可能是我们生命的慢性毒药。它可能让我们长出不必要的脂肪,使血液粘稠,最后影响血管和五脏六腑。我们需要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尝试一些清淡的酸的苦的辣的甚至是怪的滋味。就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不走出第一步,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是能够承受新滋味并且乐在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