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是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伴随着我们人生的重大选择,是父母朋友都喜欢说的一句话,然而有种“为你好”是披着善良的外衣,以爱的名义把期望投入到你身上,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没有换位思考,用这种看似“高尚”的理由干涉了我们的人身自由。
虽然出发点总是善意的提醒,但即使我们现在没有丰富的阅历智慧,会走一些冤枉路,但我们总要去闯一闯经历一番,哪怕到最后会后悔,也拥有了经验和下一次尝试的勇气。
阮经天在《奇葩说》中说过“我是为你好,代表我曾经走过或者我曾经见过;但是你不是我啊,我自己没走过我不知道这当中的利益这当中的害处在哪里,你讲了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我是为你好,是个屁啊。”
“他能讲他必须讲,而我也必须照着自己的话去做一次”,或许在试过之后会失败会受伤会受委屈,此时才会想起朋友说过的话会得到一些领悟,但是在这之前还是应该坚持试一试,不然干嘛为人”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可以表达你的立场,听不听是我的事,我也有权利选择尝试、决定自己想要的人生。毕竟你不是我,不能帮我做选择,这世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同时你在给我建议的同时,也要考虑我喜欢什么,我会参考你的意见,但你不能支配我的决定。
“这件衣服好看一些,我是为你好”父母带你买衣服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而怀疑你的眼光,尽管你一再强调你不喜欢,他们还是会买自己选好的。
高考填志愿,你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说“我是为你好”让你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你没有反驳;刚出社会工作,你放弃了独自去闯荡的想法,他们说“我是为你好”让你选择安稳的工作留在家乡;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们说”我是为你好“,给你安排相亲对象,你凑合的应付着。
结果你的人生都是被安排好的,就像活在剧本里的演员,最后回顾你的生命,什么都没有留下,一直活在别人的意愿里,从没有奋不顾身的去争取过什么、勇敢追随内心的选择,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的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身边有50%的同学选专业都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还有因家庭管束失去主见的例子。s小姐从小就被教育好好学习,每当想主动分担一些家务活时,父母就说你去看书,一直到高中毕业自主生活能力都很差,可见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态度很重要,你认为的为她好可能到最好是害了孩子。后来s小姐参加工作是家里安排的,结婚也是家里帮忙介绍,在一次次想辞职换工作的时刻她都选择了退让和接受,还没有遇到喜欢的人就匆忙走进了婚姻。
不少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这样的误区:创造最优越的条件,就是为他们好。“我和你爸为了你容易吗,你要好好读书?”这样的话你觉得是动力还是压力,另一层含义就是”我希望你这样,你不能让我失望“。
为什么我们总在推崇外国的教育方法,是因为他们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共性,让孩子在一个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以外国孩子会更独立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一种观点说中国教育和国外最大的不同是,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平庸的人,而不是一个独特的人。不可否认一些父母不懂如何去爱,会习惯性帮孩子做出决定、人生规划,而孩子也会陷入怪圈中,失去了自己的决策力和判断力。
你是否苦恼过为什么最亲近的人无法理解自己的选择,不支持你的梦想,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眼界不一样,他们只希望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就好,看重稳定的生活。本身也许没有错,只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两代人也必定想法不同;如果你不想过像他们一样的生活,就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方式也会截然不同。
“我是为你好”也因此很容易引发争吵,说这句话的人会有这样的心理“我明明是为你好,你怎么可以怪我”,不会发现问题的关键点的是你给予的我不需要。绝大数父母和劝诫我们的朋友,都是出于爱和关心,但最后也许会发展成爱的要挟。“为你好”不能成为万能的理由,作为强势的态度和爱的强迫,这中间得有一个尺寸,拿捏好爱的期望与强迫的界限。
有这么一种付出型的父母,他们倾尽所能的对你好,甚至会“牺牲”自己来为你好,自己受点苦没什么只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把丰盛的饭菜留给你自己粗茶淡饭、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你买房子,这样的爱也会让我们愧疚和自责。我们不一定喜欢吃大鱼大肉、我们想靠自己的努力买房、我们想看到父母舍得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也是我们内心的小幸福。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沟通,需要双方接受,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不是付出的多他就会喜欢你,而是看你是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另一方面我们也没必要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迎合取悦任何人,我们只需要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