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眼里的“歧视,稀缺”
读了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课,他的讲对我来说是认知上的颠覆。比如稀缺,比如歧视,比如成本。接下来先谈谈前两者。
稀缺
稀缺,是经济学最基础的一个概念。这个词大家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缺少的、是稀有的意思。这个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那是什么导致了稀缺的产生呢?
我觉得最直观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东西是不足够的,不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因为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再者,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只要你有欲望,只要你想得到某样东西,就会产生稀缺。如果在经济匮乏的年代,我们很少去追求艺术的美丽,可是遇到我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衣食无忧,自然就会追求精神的满足,就像孔子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就自然就会去思考如何穿才会更漂亮,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情趣,比如说去欣赏一些音乐会,去看一场电影。
小结: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说:“经济学最基础的那块石头,不是理性人假设,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设,而是稀缺这个基本的事实。稀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第二是人的需求,其实是无限的。”
稀缺似乎还好理解,到了“歧视”可能就要脑洞下了。
歧视
现在大家可以想一下,平时大家有没有“歧视”他者?我们能不能避免自己去歧视?先确定好自己的答案,我们再来看经济学上对“歧视”的解释,会大开脑洞。
先说说我,在我的意识里,“歧视”其实就是对某些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对待,就这么一个比较窄的理解,都看了薛兆丰老师的关于歧视的这节内容之后,我发现自己狭窄到可笑。
歧视是远非如此,在经济学家眼里“歧视”这意思就变得丰富起来了。
因为稀缺(东西不够)这时候你就必须做选择,一旦做选择,你就必须有选择的标准,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就是歧视。薛老师如此去解释“歧视”这个词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这个“歧视”的意思变得更广泛,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的情感判断。
我们能避免歧视吗?答曰:不能。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这四个概念,其实是一体的,只要有一个就意味着同时有其他三个。我们不能够避免歧视,而只能够讨论:人在什么时候会歧视,歧视的条件又是什么,谁来歧视,以及歧视的后果是什么。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看来歧视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一个贬义词。
下一次谈一下“成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