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逍遥游》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越俎代庖。
5.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齐物论》
1.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4.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7.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8.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9.庄周梦蝶朝三暮四
《养生主》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人间世》
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2.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4.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5.朝受命而夕饮冰。
6.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7.螳臂当车
8.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德充符》
1.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3.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大宗师》
1.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2.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3.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
4.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5.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7.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应帝王》
1.虚与委蛇
外篇:
《骈拇》
1.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
《胠箧》
1.盗亦有道。
2.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
《在宥》
1.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2.无为而治: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天地》
1.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2.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3.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
《天道》
1.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2.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天运》
1.东施效颦: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缮性》
1.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蒙蔽之民。
2.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秋水》
1.问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贻笑大方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4.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5.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6.道人不闻,至德不德,大人无己。
7.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8.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9.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10.年不可举,时不可止。
11.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12.邯郸学步
13.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至乐》
1.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2.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3.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达生》
1.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山木》
1.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知北游》
1.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2.化腐朽为神奇每况愈下
杂篇:
《庚桑楚》
1.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徐无鬼》
1.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
2.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
3.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则阳》
1.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
2.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
《外物》
1.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寓言》
1.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让王》
1.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列御寇》
1.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2.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3.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
《天下》
1.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2.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3.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穷响以声形影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