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学习“美学”。刚开始,我觉得,美嘛,是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还需要学吗?不至于这样吧。可翻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疑惑了。
“美”究竟是什么?这种主观的,带有强烈个人意识的东西,还真得需要我好好去研究。
读完第一章,我似乎有了新的理解。美本就是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好像并不恰当。这是因为“角度”!角度的不同,那么,所得的欣赏也就不一样了。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画杨桃》说,每一个学生因为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角度不同,画出来的杨桃样子也不同,不能因为别人观察角度和自己不一样而去讽刺挖苦他人。当老师久了,潜移默化地想要将“我觉得美”的东西教给学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和审美。
比如桃花。唐寅的桃花是“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的洒脱豁达,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的桃花就是故事结局的遗憾了。同一枝桃花,两种不同的状态,正是因为角度的不一,才会有不同的情景。像我,我就是喜欢栀子,喜欢它香得直白,不遮遮掩掩,但很多人就不喜欢,觉得它不够淡雅,粗枝大叶,随处可见的平凡,没有兰花那种处事不惊的淡然,觉得它媚俗。可我总不能拿着它,强迫别人闻它的香,还说,花就是用来闻的,这样,可就违背了美的初衷了。常见的花是如此,更别说其他了。上周和小朋友在河滩边捡石头,我每次都捡被刷洗后黑白分明的石块,形成一些纹路,靠着想象,编纂出一些故事,这样才能透出它的“奇”来。似乎这样才能引导别人说,“嗯,的确如此,是一块‘奇’石。而小朋友就喜欢捡那些有密密麻麻细小图案的石头和黄白的石头。或许他觉得,这些石头上面才有岁月的痕迹,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就是坠入凡间的流星,恰好被这石头记录下来了。
或许正是这样,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年少时,我一度痴迷于郭敬明,觉得用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文字能透露情绪,我也曾这样描写“天空的皓月将黑暗囚禁起来,它从来都没有选择,被放逐的我也希望像黎明一样释放悲伤。”当然,这也并不是坏事,现在偶尔也会书写这样的小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喜欢的是老舍,是鲁迅那种简朴的语言。一把是华而不实的装饰剑,一把是朴实无锋的大剑,可大剑更能刺入人心。所以我更偏向于学生写作时去“炫技”,用修辞去堆砌意向,来掩盖他们立意上的薄弱。毕竟目的和角度已经不一样了,我是随心,而他们需要在试卷上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美的第一层便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他爱华服上精巧的刺绣,她爱西洋裙上层层叠叠的蕾丝,或许他喜欢历史的厚重,而有人偏爱科技的未来。都是美的,只是因为年龄不同,角度的不一,才显得更多元。要是人人都有一样的审美,那“环肥燕瘦”不就失去词语自己的审美意义了吗?虽说这简单的道理固然如此,可依旧有人沉浸在“审丑”之中。当眼界提高,思想,见识的提高,也就会摒弃一些不必要的美了。
我终究还是个俗人,或许有一天也不再去追求“独特”,泯然众人。但毕竟美还是一个哲学问题,把角度倾斜,会看到另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