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我们已经到学校开会了,会上安排了关于留守、辍学儿童的大家访活动。大家都积极的响应参与。我们一行七人负责庙坝村,最远的孩子家住庙坝七组,雨天,道路湿滑、陡峭。
又因为学生分散在沙木和沙坝两条沟,所以我们只好兵分两路,初秋的山里,细雨纷飞,别样风景,只可惜大家心系辍学的孩子,无心欣赏。我们这一路首先到的是一个张姓孩子的家中,这孩子七年级就辍学了,孩子及其父母都在家,我们仔细询问了孩子辍学的原因,孩子表示自己学不懂,不想学,也就是厌学。其父母倒是希望孩子能继续上学接受教育,对其不愿上学感到很恼火,多次劝说,他母亲甚至还为这事儿哭过几回,可孩子对父母的这些行为表示不理解,时间长了父母也就只好随他去了。我问孩子平时在家都干嘛,父母回答说也干不了什么事,做事拈轻怕重,就在家看看电视。是啊,那么小的孩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他家所在位置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不想上学,不想干活,也只能看看电视了!我看看他满脸沧桑的父亲和对孩子无可奈何的母亲,内心悲哀蔓延。我们同去的老师轮番给孩子做工作,希望他能重返校园,可孩子态度依然坚决。看的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心情都有点低沉,因没能成功让孩子重回校园而难过。可是孩子,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明白你此时态度有多坚决以后的你就会有多后悔吗?劝说无效,临行前我们只好让孩子的父母继续给孩子做工作,希望孩子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早点改变态度重归校园!
从张姓孩子家打听到附近还有一对留守姐弟,我们特意去看望了一下,这是一对许姓姐弟,我们到她们家时,这学期上七年级的弟弟出来招呼了我们,上九年级的姐姐害羞的躲在里屋看电视。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本学期就只有姐弟俩在家,由于离家远,开学都得住宿,父母远在广州打工,一年还能回来个两三回。以前还有个大姐在家照顾这俩姐弟,今年大姐也出门打工了,于是家里就只剩下这上学的两姐弟,待到开学,只能把门一锁,周末回家也只有空荡荡的屋子迎接她们。像他们这种情况在这里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对比同年龄段的自己,虽那时候家贫物质条件有限,可也是在父母跟前,也能偶尔撒娇做小女儿姿态,心里不免难过!
从沙坝出来,我们汇合一起往最远的两个孩子家里去,也就是位于山顶的庙坝七组。山路陡峭、狭窄、弯急,仅容一辆面包车通行,好在面包车师傅是个女的,细心谨慎,一路虽提心吊胆倒也平安。这山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姓苏,男孩,我们去时孩子正在山上放羊,一个小女孩在家,是他的妹妹。小丫头很麻利,一会儿功夫就叫回了哥哥与舅舅,仔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跟孩子与他舅舅沟通之后,孩子与其舅舅都表示开学时会准时到校报名,得到这样的答复,大家都露出了今天出发以来最开心的笑容,发自内心的喜悦!
雨更大了些,可哪里能阻挡我们此时满怀期待愉悦的心情,车子继续沿山路盘旋而上,因为还有一个辍学的刘姓女孩,家住在更高些的地方,到她家下了车还需再走点山路,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女孩的弟弟,这学期读初一了,挺机灵一孩子。孩子把我们带到他家,我是第二回来了,上学期也是因为女孩不上学了我们来家访,劝返,遗憾的是这次我们都没有见到女孩,我们跟女孩的父亲和奶奶表明了来意,父亲和奶奶都非常感动,奶奶更是连忙去门前的玉米地里掰回来些还嫩着的玉米棒子,生火给我们煮来吃。
孩子的父亲则忙前忙后的一会儿给老母亲帮忙生火,一会儿又赶紧出来回答我们的各种关于孩子的问题,而女孩的弟弟也到地里掰玉米棒子去了!从这忙碌的一家人,山里人的纯朴清晰可见!跟孩子父亲沟通了解到女孩在紫阳一个饭店打工,而女孩的妈妈也在紫阳打工,我们请孩子的父亲给我们提供孩子及其妈妈的联系方式,很遗憾父亲只知道女孩妈妈的,于是我们拨通了女孩妈妈的电话,我跟她表明了身份和来意,详细了解了女孩现在的情况(因为第一次来时了解到女孩提到上学情绪很激动,表示自己没办法学习,一看书或想问题就头痛,而且是很痛的那种。据其父母介绍说他们和周围邻居也都劝说过女孩,但孩子情绪激动,不吃不喝不动几个小时,劝说的多了孩子还会用头去碰撞墙壁,所以当时劝说我们也不敢逼孩子太紧)。可是这次听女孩的妈妈说,她从没停止过劝说孩子重返校园,原本想着快开学了,哄着女儿从紫阳回来,可没想孩子一口回绝了,还表示自己忙,没时间,近几个月都不会回家来的,妈妈没办法,准备独自先回家来,再慢慢继续劝说女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挂了电话,再看看这个家,心酸不已,山高路远,家境贫寒,父母一心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改变命运,可是无奈孩子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无法走远,于是重复着父辈的生活。
孩子们,回来吧!别过早的让生活的重担压垮了你们的双肩,压弯了你们稚嫩的脊梁,老师们在盼望你们回来,回到应该属于你们的校园,盼望你们能快乐的度过少年时代,若你们愿意归来,我们将会张开双臂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