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字而写字其实很简单,一两百字很快就可以写出来。
很多教写作的书都在说,在这个节奏快的社会,人们习惯了匆匆而过,要想吸引其注意力,往往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就要达到目的。而在网络上发布的文章,一般为了吸引读者,都会将开头的那么几十个字先行展现在读者面前,由读者来判断是否点击进去继续浏览。
我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不仅如此,还教授了我很多技巧,如何用那么几十个字来发挥最大效能,吸引读者点击并阅读。
以前那种慢慢铺陈,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的写作技巧就显得没有什么用了。但我一直觉得,一开始把结论、所要描述的目的都写出来,然后再解释,似乎会使文章缺乏厚度,那种引人入胜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因为读者完全可以在粗略了解大意以后,离开寻找其他文章,或者直接关闭APP。
我还以为,慢慢积累的情绪在最后一次性爆发出来,才会让文章显得有深度,耐心看下去一定不会失望。
矛盾至极。一开始就几十个字交代全部,然后人们点进来看;人们看了开头很普通,闲来无事点击进去看,看完大呼过瘾。同样是吸引读者的目的,似乎前面容易达到,后面是在考验读者的耐心和信任作者的能力。
现实往往是不允许我理想化的。为了那可怜的阅读量,我不得不学习结论先行、设置悬念、利用数字、引出读者的恐惧。试图一击必中,抓住读者,让他们点击进来看看,哪怕几十秒也好。
这种“酒香也怕巷子深”似乎是很多普通人想传达自己的思想的通病了。如果佛系了,就不会纠结为什么阅读量上不去了,还好是如果,实际上每天打开自己文章的次数要比任何人都要多。有的文章仅仅只有的一个阅读量,也肯定是自己的。
所以,即使是那简单的一两百个字,在敲击出来以前,脑子里也要萦绕好多遍才会下手。后来写作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写作而写作,传递价值反而变成了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