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回想起,在山里乡村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那个时候,每当我看到电视里乡村教师们在山区支教的新闻报道,我 每每总想着自己至少也要去做一次支教,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刚好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就一起组建团队,当其他同学都去旅游团建的时候,我们仍在一起寻找支教基地,为了策划书的及时完工,以及支教基地第四次被临时换下,好几夜在被杜鹃花环绕的银信楼里彻夜长谈,苦苦思索。不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热情和蔼的小学校长答应了我们,并为我们安排好了行程。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难免遇到了许多比较头疼的问题,比如支教的学校中途改建厕所,没有了平时的地方,孩子们知道了之后也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们家洗漱和吃饭,学校隔壁的老伯也是对我们很关心,经常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喝茶聊天。一些教学用具快递送不上来山里,孩子们的家长主动借给我们家里唯一一辆单车,我们这才能将一袋袋快递从山脚下运送上来。就这样,各种问题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迎刃而解了。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开放式教学,所以不会刻意去管束孩子们,让他们比较自由去学习成长,不过现实是孩子们有点皮,也就忘了规定好的一些基本纪律要求。后来几经强调,孩子们也逐渐变得理解我们的用心良苦,开始自觉按时参加我们准备每个课程。当孩子们由于一些小事情吵闹打架时,我们请他们去小卖部喝饮料、吃零食,孩子们就又合好如初了。有时候小孩子的问题简单化了倒好,给孩子们讲大道理,有的时候还真不一定见效,他们也不再过于较真,继续听课。
每一天的早晨总是充满了希望,孩子们每次很早就会来到学校,看着我们做饭,帮着我们打扫好教室。他们拿起竖笛吹起了《欢乐颂》,这是孩子们自己学会的第一首乐曲,不禁让我回想起他们在竖笛课认真学习可爱的样子。作为老师的我很开心,来支教,其实就是希望能真正让孩子们学到有用的东西,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开阔自己的视野,或许这一生,孩子们能不再局限于大山深处,就像春天这个季节,预示着美好与光明的未来,被赋予新生与希望。
在学校停电的那一天晚上,孩子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观他们村里的祠堂广场。一路上田野油菜花香,凉风习习,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能感受到这种在春季浓浓的自然气息。祠堂的整体外貌带着独特的潮汕建筑风格,砖墙瓦房檐、水池、屏风、正厅堂楼,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很是好看。孩子们拉着我们的手,一起进入了厅堂内,琵琶声、二胡曲、扬琴奏、笛子吹,一片热热闹闹的乐器大合奏,这让我不禁感叹,村里孩子们竟然对民族音乐有着如此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一会儿,孩子们便嘻嘻哈哈到广场集合,拿着各自手中的乐器,在一位大叔的指挥下,一起奏响潮汕名曲《上天梯》。欢快愉悦的节奏,即使在我最后离开之际,仍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它不仅让我感触到乡村的浓厚氛围,也逐渐的怀念起可爱的孩子们。
客运汽车的一声"滴滴",让我从幻梦中回到现实,我突然觉得,与其说我们是来教给孩子们什么,倒不如说是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她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不经意间感染了我,让我深深感受到,怀着一颗学会欣赏美的心,原来生活中也存在着这么多的小美好。也明白了,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不需要带着功利心,纯粹的去做好,就行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历尽一个月与孩子们相处的美好时光之后,最终还是跟孩子们说了声再见,“常回去看看”,这是我答应孩子们的,最后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