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新闻发出了这个关于星巴克咖啡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咱们今天就再稍微深入一点剖析下这个话题。我谈谈个人的浅见。
其实,可以说所有经过高温油炸、烘焙等处理的都易产生丙烯酰胺这类致癌化学物质。那么要问了一定要高温炒制咖啡豆才能做出香的咖啡吗?不是的,也可以低温慢火,但工艺要求高一点,又耗电,耗人工成本,效率上不来,咖啡卖的太快补货来不及,所以商人一般会采用高温来快速解决咖啡豆的制作,因而易产生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C 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而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在加工温度较低,如用水煮时,丙烯酰胺的水平相当低。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烘烤、油炸食品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但咖啡除外,在焙烤后期反而下降。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为游离天门冬氨酸(土豆和谷类中的代表性氨基酸)与还原糖,二者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丙烯酰胺。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比较稳定;但咖啡除外,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丙烯酰胺含量会降低。
但此化学物质,其实我们生活中常会接触到,比如餐厅炒菜,都是用大火炒,炒出来速度又快颜色又绿,顾客喜欢,看上去有食欲,但结果也是一样,温度过高易产生丙烯酰胺。所以,尽量避免高温是关键。
我一位台湾生产坚果(花生、巴旦木等)最大的商家老板徐总(匿名),他早年生产工艺就是高温炒制坚果,几年前正当壮年患了癌症,后来他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克服战胜了病魔,疗愈后,他因此而大彻大悟,对生命、对健康、对事业有了新的认知新。他开始对健康进行深入关注和分析,发现他做的生意会给人健康带来危险,因为他的企业所销售的坚果都是高温炒制而成,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所以病好后,他把高温炒制设备全都扔了,重新寻找和购买低温炒制新设备,从那以后坚持完全采用低温炒制坚果,效率低,哪怕市场供不应求,员工要求提升效率,他也始终坚持,不够卖就少赚一点,但他觉得安心。
有人问我,那在中国就都吃不到安心食品了吗?我说:“不一定哈,遇到执着的商人,有良知的企业,还是会有好产品的。只是这些信息也是需要不断被爆料,被发现,然后整个市场环境慢慢改变。我们急不来,咱们也不要太担心,因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需要从认知、感悟、社会结构等多维度来分析的课题。”星巴克是美国企业,一有问题就会爆料,其实消费者反而不会怕。就如曾几何时,爆料肯德基的鸡有问题,可你看后来消费者反而排队去购买,至今业绩也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影响,其实消费者是有一定认知意识的,孰能无过,当商家愿意坦诚面对一切客观事实,反而会得到消费者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理解。
此文版权归属,请勿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