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标签
信用卡 金融
0.很多人认为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福利,这个月借钱给我们,下个月让我们还,感觉就像是白借钱给我们花。北大金融学教授唐涯说信用卡是很赚钱的,它利用我们人性的弱点来赚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用卡的秘密。
1.信用卡最初起源于餐饮业。故事是说有一个叫弗兰克的美国人,有一天到餐厅吃饭忘记带钱包,于是回去他就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摆脱吃饭忘记带钱包的尴尬,也就是可以让人们当下消费,事后付款。后来他成立了大莱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种塑料卡片,来证明用户的身份和支付能力,会员凭着这张卡就可以记账进行消费。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因为这种模式方便,用户使用罪恶感很低,会员制又给人归属感,所以很快就流行开来,成了现在的信用卡消费。
2.在我国,信用卡存在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非常滞后,而网络的信用工具非常发达。我们国家传统的信用卡的覆盖率在全世界是比较低的,平均是三个人持卡一张。在中小型的城市,信用卡的覆盖率就更低了。出现这个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都是国有大银行为主导,是为国有企业融资,对私的个人业务一直不发达。第二是我们国家的个人征信体系处于起步阶段,银行发卡的审批是相对严格的,一般的蓝领和打工者是很难符合发卡条件的。三是老一代人对于鼓励消费的信用卡业务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的储蓄意愿远远高于消费意愿。
3.网络信用工具非常发达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的传统金融业不发达,个人的金融需求被严重地低估和抑制。当信息技术碰到了一块完全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时候,整个信用消费的需求就被激发。不管是白猫黑猫,不管是实体卡和虚拟卡,这个市场被激发出来了。网络信用工具凭借后发优势得到空前发展。在很多90后心中,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些信用工具基本上已经取代了信用卡的位置。
4.关于信用卡赚不赚钱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16年,招商银行的业务构成中,信用卡的贷款占比是13%,光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就是300多亿,包括手续费在内的非利息收入还有113亿。既然信用卡这么赚钱,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5.信用卡最大的一项收入是来自于用户的利率幻觉,拿网络信用卡来说,我们在网上购买大件商品使用网络信用卡分期付款时,都会显示可以分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对应的手续费分别是2.6%、4.2%、7.2%。我们看到这些数字都认为手续费不高,如果我们仔细算一下就会知道那都是幻觉。比如我们分期12个月买个1200元的手机锤子3,我们每个月偿还的本金是100元,按照7.2%手续费我们每个月也就支付7.2元,也就是说我们普遍认为购买手机锤子3付出的利率是7.2%。其实我们这个计算是错误的,我们说的月息是7.2%而不是年息7.2%,所以根据高斯定理一算,12个月分期付款,7.2%的手续费,我们最后付出的利率是13.23%,比我们以为的7.2%高了差不多一倍左右,这就是典型的利率幻觉。
6.银行信用卡还利用人性的弱点赚取年费。比如说在办卡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以第一年免年费来利诱我们办理金卡和白金卡。而这种卡的年费都很高,一般都在3000块钱以上。当我们拿了金卡或者白金卡以后,我们经常可以有很多特殊待遇,比如说坐经济舱享受VIP的休息室,到SPA店和高尔夫场享受五折优惠。然而这些场所消费本身就是高档消费,即使是五折优惠我们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而一旦我们享受这些虚荣待遇之后,我们就会舍不得放弃,于是乖乖的交这些卡的年费,银行靠就是靠我们这些人性的弱点赚到钱的。
7.信用卡还利用提现功能来赚钱。如果我们有信用卡,信用卡客服会经常和我们打电话鼓励我们把信用卡的额度提出来当现金用。他们却不会告诉我们银行是有规定的,提现额度的利率是按日利率的万分之五来收取的,而且还要按月复利。每个月滚一次雪球,万分之五的日利率,最后的实际利率能够达到20%。所以说一旦我们用信用卡提现,我们负担的就是20%超高的利率。所以我们用信用卡的时候,如果多懂一下些关于信用卡的金融知识,我们就能够更科学合理地使用信用卡。
万象超链接
万维刚老师曾经解读过写出《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艾瑞里给消费者的建议是: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时候需要谨慎,时刻保持对数字的敏感,想省钱可以尝试用分块的方法。我的想法是未来是个人信用的时代,到时候可能我们就是依靠蚂蚁花呗的芝麻信用等网络信用工具的信用分数来判断一个人,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信用,无论是用实体卡还是虚拟卡,能一次性付清就一次性付清,如果是分期就要按时还,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来办理相应的信用卡,绝对不用信用卡的额度来提现,来影响自己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