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号,周杰伦南京演唱会。得到消息的时候大麦网上门票早已售罄,没到非去不可的程度,就不打算和黄牛斗智斗勇了。昨天无意间发现一个微信公众号有赠票活动,几十张票呢,心想没准儿就中了。于是我找到微信的设置选项,把关闭了几天的朋友圈功能开启,转发文章,发送截图,然后心中默念一定要中啊,就像每天中午开饭前都在心中默念天上掉一块馅饼一样。
之前说了不刷知乎的原因,关知乎的时候,我觉定一了百了,把朋友圈也给关了,尝尝不玩朋友圈是什么滋味。
其实关它的念头萌生已久,因为我觉得朋友圈越来越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首先它没有屏蔽非原创内容的功能。推荐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书算是可以理解(前提是你自己听过、看过或度过并真的心有所感,毕竟我自己就是这么把朋友圈当豆瓣用的),看了不知哪个电脑屏幕前的抠脚大汉写的三流文章也转发出来就没那个必要了。如果转发的东西是被抄袭几个回合之后的产物,别人很可能已经看了很多遍心生厌烦了,八成觉得转这玩意的人鉴赏力很低,你说尴尬不尴尬?由于懒得去分辨孰优孰劣,采取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转发的文章一概不看。再者,它变得越来越QQ空间化。“不转不是中国人”、“何炅老师都哭了”想必玩过QQ空间的人都印象深刻。朋友圈里存在的点名现象、“不得不XX”同样让人深恶痛绝。点名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绑架别人做别人未必愿意做的事儿呗——被点了不按要求做,会显得很不够意思。即使有一些灵光乍现深埋在这些东西里,也让人无心发掘,或者说无力去发掘了。
不得不承认关掉后确实挺难受的,尤其是第一天,总是试图说服自己把它给开启,刷上一刷看些有的没的,享受那种大拇指在屏幕上滑动的快感。还好最后都忍住了,默默点开了多看里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上一篇,看看冯唐那臭牛逼的劲头,感觉挺爽,比刷朋友圈爽。
截图发送后,并没有马上又关了朋友圈。而是顺手浏览了一下这三四天来的朋友圈,四五分钟,云飞雪落,简简单单就结束了,好玩的点个赞,牛逼的评论几个字,没意思的,就当没看见。其实,无论是好几天没看过,还是上一秒刚刷过,打开朋友圈,消耗的时间几乎相同,都是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四五分钟。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错觉,决定半个月不刷,记录一下浏览一遍的时间有没有实质性的增长。
关注每个朋友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真的是我们的刚性需求吗?想象中的朋友应该是半年不见混一块喝酒时有一大堆有意思的事儿可聊,应该是几个月没说话一封长信漂洋过海说尽最近的大事小事,满心虔诚。有了朋友圈,这些原始的方式似乎不再奏效,你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能知道一个人经历了什么,只要他脑袋一热、把分享的冲动化为指尖在键盘上敲下的百十来个字,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回应:你这傻逼!只是,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做谈资呢?还聊这些已经看过的东西?反复的说一件事儿未免太过无聊。还是找些新话题?也不那么容易。
有些人的风格我就挺喜欢的,十天二十天不发一次东西,偶尔蹦出来一条,内容关乎自己,或一本正经,或插科打诨,都值得一看。我觉得这是朋友圈的正确使用方式。
说到底,所有的社交网络不过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实生活中社交的一个模拟,信息的载体只是一些比特流而已。拇指一动点个赞、老友相逢干一杯,似乎都是在交流感情,但其间的人情味却是云泥之别。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社会关系,不光存在于朋友圈。
我在想,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又能斩获多少个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