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和黄蓉的郭二姑娘名满天下,她虽是一个女孩子,却生性豪爽,三教九流,贩夫走卒都可以和她交朋友,和大小姐郭芙很是不同,因此,郭襄很讨人喜欢,也结交下来了不少的朋友。
她把杨过当做大哥哥,当做偶像,也当做是一生暗暗喜欢的心上人,终其一生在寻找杨过的踪迹,果然是应了那句话“一遇杨过误终身”。
16岁的郭襄在风陵渡遇到了杨过,经过一系列的江湖恩怨,杨过送给了郭襄三枚金针,也代表着三个承诺,并为郭襄在襄阳的英雄大会上大办生日宴,这令郭襄终身难忘。
从此郭襄芳心暗许,18岁开始出门在江湖上闯荡游历,一生都在追寻杨过的踪迹,后来,40岁的郭襄大彻大悟,彻底放下,遁入空门,削发为尼,创立了六大门派之一的峨眉派,并将自己记下的那部分觉远和尚背诵的《九阳真经》加工,自创了峨嵋九阳功。
她一生钟爱的人不变,那就是杨过,却不妨碍有人欣赏她的美,她的性格,她的为人。
六大门派中昆仑派和峨眉派相隔千里之外,渊源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却有一位昆仑派前辈高人,竟然偷偷喜欢峨眉派创始人郭襄,并引为知音。
这位昆仑派的前辈高人就是那“昆仑三圣”何足道,何足道少年时期即名满西域,拥有高超的剑法,余音绕梁的琴技,超凡脱俗的棋术,所以被认为琴棋剑三绝,封为“昆仑三圣”,何足道虽然骨子里很骄傲,是一个狂生,但表面上还是很谦逊的,于是他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做何足道,意思为昆仑三圣,何足道哉。
他和郭襄见面的时候正是郭襄21岁的年华,最美的年纪,。当时郭襄为了寻访自己的大哥哥杨过的下落,18岁就离开襄阳开始在江湖上漫游飘荡,这种日子已经过了三年了,三年来都没有找到杨过的下落,当时郭襄的心境那就是: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始终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她知道少林寺的无色禅师是杨过的好友,于是准备上山询问一番,在山上经过一番争斗、比武之后,她和少林寺解开了嫌隙,和无色禅师搭上了话,处成了朋友。也知道了昆仑三圣要来少林寺寻衅的事情。
为了十天之后会一会这昆仑三圣,郭襄就在这少室山漫游,然后一路向西,进入嵩山境内,沿路苍苍峻拔的群山,翳翳的连片古柏,有一天她过了三休台,折到一座山岭间正赏景,突然听到了山坳后隐隐传来的琴声,走近了才听到琴声中还夹杂有无数鸟语,琴声竟似和鸟语互相应答,间间关关,宛转啼鸣。
郭襄用眼睛去看琴声发出的地方,发现三株大松树下一个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正自弹奏。他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鸟雀,黄莺、杜鹃、喜鹃、八哥,还有许多不知其名的,和琴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那琴声平和中正,隐然有王者之意。
这就是何足道的第一次出场,是在郭襄的视角之下出现。
弹完琴的何足道又吟词一首:“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世间苦无知音,纵活千载,亦复何益?”
弹完琴,吟完词的何足道又拔剑自己划了个棋盘,寂寞的他开始自己和自己下棋了。
郭襄看到此处就感慨他的处境和自己是多么的像啊,都是孤独寂寞,在偷看他下棋的时候,看到何足道渐渐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郭襄忍不住出言指出。
这就让两人正式的相见了,家学渊源的郭襄一言就道出了何足道之前弹的琴曲是失传许久的《空山鸟语》,一时间引为知音啊。
之后郭襄为何足道弹奏了一曲诗经里的《考槃》,这是一首隐士之歌,说大丈夫在山涧之间游荡,独往独来,虽寂寞无侣,容色憔悴,但志向高洁,永不改变。何足道以为这年轻的姑娘说中了自己的心事,但其实郭襄抒发的是自己的孤独,排解的是自己的寂寞罢了。
曲终人散,何足道却还是痴痴的站着。郭襄轻轻将瑶琴放下,转身走出松谷,纵声而歌:“考檗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招来青驴骑上了,又往深山林密之处行去。
雅人之间感情或许并不是要直抒胸臆的表达爱恨离愁,何况豁达的郭襄喜欢的还是那杳无音讯的大哥哥。
不过何足道却是陷入了情网,起码是知音之网,他新编了一首曲子,便到处寻找郭襄,想让她听一听,品评一二。
何足道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先是替郭襄解了围,接着一人之力对抗西域少林的三位俗家高手,凭雄厚内力打败了一个,凭精妙剑法打败了一个,然后一边弹琴,一边挥剑打败了实力最强的一个,可谓是闲庭信步。
他让郭襄听得那首曲子,却是一部分是之前弹过的《考槃》,另一部分却是诗经中的《蒹葭》,两曲截然不同的调子,给他别出心裁的混和在一起,一应一答,说不出的奇妙动听,但听琴韵中奏着:“考槃在涧,硕人之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天一方……硕人之宽,硕人之宽……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独寐寤言,永矢勿谖,永矢勿谖……”
郭襄是懂音律的,这琴曲实在编得巧妙,《考槃》和《蒹葭》两首曲子的原韵丝毫不失,相互参差应答,大大的丰瞻华美起来,但他也听出了这曲子中琴韵如此缠绵,充满了思慕之情,这所谓伊人中的“伊人”指的就是郭襄自己啊。
听着听着,郭二姑娘自己也脸红起来。
没有基础的感情就是蜻蜓点水,所以郭襄和何足道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儿,经过在少室山的邂逅之后,虽互为知音,却就像两条线,相交之后,又开始远离,越走越远,再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