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的一天,叙述也就显得断断续续的。
享咖,是多久没有到达过的地点了。
上午,突发奇想,依约去了朋友的空手道俱乐部。是极冷的空间。据说空手道三九或是三伏天练习最为锻炼体魄,冬天想必是真的寒冷练习。我的脑海里却好几次反射出莎莎舞和一家莎莎舞俱乐部。也许需要在生活里渗透更多墨西哥文化。空手道练习的群体里是有不少曾经的熟识,却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搞文字创作的人,是不是都可以轻易感觉到孤单?
结束时刻,和前老板的沟通。有关于转换想法。于我,的确很难。但确实不无道理。旅途里的笔记,应该会收获更多灵感吧。而朋友的观点,却不是完全在这里。认识关键人群,认识关键人,出去工作,总好过一直在消耗(时间精力金钱)。在异乡也可以创作。是的,没错。不过为什么我总是迈不出步?
抵达人民广场附近,草草地午餐。去读者答谢会的书店踩了点。临时跑来的咖啡馆,只是以往有过些许记忆。更多的是,没有完成的工作或是客户。从什么时候起,非精品的咖啡馆,我已不再轻易出现。而这里只是过去工作中曾经遇到过的名字。并无深入接触的经历。服务略显业余。客人还在的时候就大声聊天。就不用提咖啡的品质。
直到晚间回到郊区的家,才得以完成后半部分叙述。
决定提前回到答谢会的场地,今天的主角还未抵达。片刻之后,出版公司的人员和书店的工作人员,才开始布置场地。场地本身略显局促。席间,突发感觉主办方组织活动的能力略显业余。未能对不可抗力事先做出预案。但是活动本身,却因为主角别有用心的精心准备而显得很不错。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得到亲笔签名的明信片和来自台湾的糖果。
我几乎是作为陌生读者出现的。张怡微的书,我只算读过些微。我也想过此行的意义。只是在生活中贴近文学本身,还是深入去了解一个全新的作者。我必须去描述某些第一眼的感受。在我的意识里,周嘉宁可能是融入这个城市的雨,低调而潮湿的孤单行走。而张怡微更像是这个城市上空的云,也许和她此刻的生活状态有关,同样孤单却是一种局外者的态度。而她学院派的穿着风格,更是叫人没来由的亲近。
在不断有关台湾的提问里,我可以感受到这个读者受众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有些与这个城市隔绝的错觉。当然,还有作者与文字相同的内心世界。比如:上海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商埠,所以文人在此生存是很不易的;再者,在这个城市若是说隔壁邻居谁是一诗人,必不是什么好话,而是觉得他人脱离社会的意思。在台湾则不如此。那么这城市有没有给文化足够空间呢?她有没有同样的质疑呢?
我终究没有问出自己的问题。一个有关政大的问题。政大后门的那条溪涧,有两位政大毕业的歌手特别描写过。那山那水,对于创作的实质帮助以及具体的切身感受是什么?分享会结束,在签售开始之前,我决定先行离开。
让我躲在文艺的边境,静静地品读你的文字,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