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20、30年以前,城市里25岁还未婚嫁的年轻人就被称之为“大龄青年“。而现在大家却觉得不到30岁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大”。虽然,法律上规定人在18就成年了,要承担各种公民义务职责。
生活在一二线城市里的许多年轻人婚育年龄都在延迟到35岁之后了,这要是在一两百年以前,可能这个年纪的人孩子都快要到婚育年纪了,而在那个时代人们是15、6岁就进入了婚姻。为什么社会文明越发达,人的心理成熟年纪却越来越晚了。
或许大家可能会说那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才30多、40多岁比现在要短许多,物资匮缺、营养不良,婴儿死亡率高,于是不得不早婚早育,这也是那时社会所处时代的原因之一。
那时大多数人普遍没有机会去学校接受教育,只有家里有钱的人家才有可能让孩子上学。现在不管家庭穷与富,只要孩子到了学龄期,就一定会送到学校里去接受教育,我们国家现在是普及到初中15,6岁。
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越高,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于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现在大学本科毕业都已经22岁左右。而有的专业比如医学专业,医学院的学生读到博士毕业差不多就30岁了,这个年纪才开始工作,经济上也还未实现真正的独立。病人们去医院看病一般都会找上年纪有经验的中老年医生,对年轻医生就不利。也只有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会选择读医学院从本科读到博士,要在学校里呆这么长的时间,花这么多的学费来学习。
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得越高,一对夫妻生养的孩子数量就会越来越少,平均最多也就两到三个,不会像穷的时候至少得生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孩子。父母生养的孩子越少,他们也就会花费更多的物力、财力去培养,即使孩子在生理上已到达成人年纪,父母们也会像对待未成年的小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让他们衣食无忧,可以继续深造学习,不会为生计去奔波。
在经济上一直依靠父母,年轻人就很难在精神上实现真正的独立,而这些年轻人的父母们虽然口头上说子女已长大成人应该独立,但却一直没有真正放手。有些父母甚至可以帮忙安排包办子女的工作、结婚对象、子女结婚后帮忙带孙子等等,这些本来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也许这部分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剥夺了子女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机会。而这部分父母却总是说,自己的孩子长大未成人,需要他们来照顾,不管自己多老了。
想让年轻人快一点真正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父母需懂得放手,成长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年轻人得吃点苦受点累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对成年人父母不要事事为他们着想,让他们自己独立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要像对待小朋友那样把所有事情都包办了。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就越来越长;父母对子女的精心培育照顾,让他们好好学习各门功课,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包办除学习之外个人各项事务,让他们没机会在其它方面得到成长。是不是社会和家庭都使得年轻人越来越晚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