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更新了,没别的理由,就是懒。
清明节过去了,天气逐渐转暖,路边很多花也开了,虽然对我这个鼻炎患者来说是件悲惨的事情,不过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了。有时候会有种错觉,清明节更像是一种对冬天的告别,不管清明节后天气怎么变,色彩和触感在向着人们喜欢的方向发展和延伸。
清明节期间,陪着家人,祭奠了两位过世的人。他们都已经过世10多年了,说起往事,似乎还都历历在目。站在墓碑前,脑海里突然间想起很多,很纷乱,很吵杂,也很揪心,所以拖了这么久才来更新,总算理清了一个基本的脉络。
死亡到底是什么。刚开始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把自己吓了一跳,这种宏大的哲学命题不是我这个市斗小民能驾驭的,不过自己还是硬着头皮想了下去。记得在2006年9月的那个晚上,岳父躺在我怀里,瞳孔已经开始散了,呼吸越来越弱,手越来越凉,喉咙间发出听不清的含糊的声音,周围的家人都在哭泣,那时的我却神智清明,忙着判断岳父生命体征的各种迹象。第一次感到生命在逐渐流逝,像潮水一样在人体内退去,直到生命之光彻底熄灭。当我把岳父放下,穿好寿衣,忙完该忙的事情走出房间时,真的感觉像一场梦,很多细节已经开始模糊了。在此之前出车祸,让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使得我对死亡开始畏惧。有时候午夜梦回,醒来一身大汗,幸庆自己还能醒来。直到有一天,看到向死而生这几个字,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一种身上枷锁突然消失、四肢突然放松的感觉。
是呀,向死而生。人类一出生就走在了通向死亡的道路上,谁都没法改变。历史上的王臣将相、英雄圣人、市斗小民,无不如此。各大宗教的创始人用替代、跨越的方法绕开了死亡话题,把人们的视野放大到更长的时间范畴,也依旧会面临现实中的窘境,那就是活着的人如何看待。关于死后的想象只会让人们获得一时的心安,从而平静接受死亡的宿命,但对死亡的畏惧还是会存在,还是会让人不寒而栗。从这个意义上说,向死而生,就是告诉我们,死亡是最终归宿,我们生长的结局就是面向死亡,一步一步接近,不可抗拒。
换个角度,我们过去的每一天都无法挽回,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一天。死去的一天,不管我们做了什么,都被接下来到的一天而掩盖,逐渐被我们忘记,只有少数的几天会在回忆上闪亮,然后不经意间触动,我们才会发现曾经有那么一天发生了那么一件事。就像人体,每天的细胞都在更新、死亡,从生物细胞角度上讲,人是个不固定生物,很难说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每时每刻,我们都在经历着局部的死亡和时间的流逝,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是背对着死亡,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过好每一天。
记得去年底去看一位姓郭的前辈,胰腺癌,那个时候的他面色还好,精神状态还算正常,大概是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缘故,对来看望的同事很是感谢。刚过完元旦,噩耗传来,他过世了。感觉很突然,也很遥远,当我看见从他手里求来的厚德载物的墨宝时,感到了紧迫的悲伤。我们的缘分最后都集中在这四个字上,他留给我的印象将来也会停留在这四个字上。向死而生,郭前辈虽然过世了,但他的字还生存着,帮他换种方式在这个世界继续生存。我们这些目前还活着的人呢?
清明节到了,谨以此纪念过世的郭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