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瑜伽练习感悟之“瑜伽伤害”
最近,网上流传了一篇关于“瑜伽伤害”的帖子,很多关心我健康的亲们转给我看,除了表达谢意外自己还想着要做点什么,想给那些看到这篇帖子后有些迷茫的瑜伽练习者们一些建议,让Ta们自己作出理性判断:是该停止瑜伽还是该继续瑜伽。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日常的一日三餐,吃饭时偶尔也会噎着,但没谁因为这个就不吃饭了,这就是所谓的“因噎废食”;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重大事故也常见于报端或网络媒体的头条,但是这些从未阻止过人们走向远方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其实,生活中各种可能出现的伤害随处可见,这种伤害的实例也不胜枚举,但它从未影响过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瑜伽也一样。
练习瑜伽就像教育孩子,也像是我们平时做事情,如果企图心功利心太强就非出问题不可。练习中,有经验负责任的瑜伽教练常常会在教授和指导体式时运用瑜伽的理念来引导学员:能到哪里就到哪里;不攀比周围学员;只与昨天的自己相比;尽力而为;体式的最终结果随缘……
这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啊。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性格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这些不同让每个人的人生都变得不同。记得有句很富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天赋,秉性,悟性,努力程度等等都会影响瑜伽体式的最终结果。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有的柔韧性好力量差,有的力量强却又肢体僵硬柔韧性差;有的前屈好,有的后弯强,有的人髋关节窝浅胯天生开的就好,有的人肩关节窝浅肩背拉伸不用很努力练习就打开的很好……还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有些习惯性动作,这也会造成个体在力量和柔韧性方面有差异。再者,我们平时练习的强度与坚持练习的频率以及对瑜伽体式的理解,还有师从教练的能力与水平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导致瑜伽练习者在体式最终结果上是否能够很深入是否会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关注瑜伽体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瑜伽哲学、瑜伽的历史演变和瑜伽理念。不要看别人凹一个极美造型自己就想着也去弄一个试试,却不知道打磨这体式背后的时间与汗水,即使你凹出了貌似同款的造型其实质上的差异也显而易见。
所以,瑜伽体式的练习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站在垫子上练习才是根本,急功近利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伤害。
我们再来说说瑜伽的历史,从这里来认识瑜伽的本源和精髓。
瑜伽源于古老的印度,有5000多年的历史,比佛教的产生还要早2000多年,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坐化成佛前就修习过瑜伽的禅定法和瑜伽教义。瑜伽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宗旨在于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是集哲学、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法门。瑜伽是门很深的学问,最重要的是修心修为,而瑜伽的体式只是瑜伽的外在表现形式。
瑜伽几乎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流传历史,只是近些年才在国内风靡,《瑜伽师地论》就是当年玄奘西行时所取回的重要经典之一。现在的瑜伽练习者大多把秀体式凹造型当成了修习瑜伽的最终目的,不顾身体条件和客观事实而过度练习,造成伤害也是必然。
但是,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瑜伽在国际上流传甚广,每年的6月21日被确定为“国际瑜伽日”,是2014年12月11日由联合国决议宣布设立的,可见瑜伽在国际上的影响。
最后我以自己15年的瑜伽练习经验来做此文的总结:
瑜伽确实是个好东西,修心养性,修身塑形。瑜伽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来认知自己和周围的事物。瑜伽练习中更要始终保持觉知,遵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古训。
现在瑜伽被过度商业化的现状不容小觑也是严峻的客观现实,瑜伽教练本身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更是加剧了瑜伽爱好者方向性的迷失,所以建议喜欢瑜伽想练习瑜伽的朋友们多看看书多查阅一些资料,以瑜伽的心态来练习瑜伽,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瑜伽伤害。
瑜伽,我们永远在路上。
感谢那些担心我在瑜伽练习中受伤害的亲们Namaste。
瑜伽没有捷径:
多读关于瑜伽方面的典籍,了解瑜伽精髓;
跟随有经验负责任的瑜伽教练练习;
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持之不懈的练习,瑜伽体式就会水到渠成。
如果在练习瑜伽时受到伤害,那是不当练习的后果而不是瑜伽的错。这个锅,不能让瑜伽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