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阅读(原名多看阅读) Android版
产品定位:
书籍不仅仅是几十KB的电子文件,更是一份作品,甚至是一份艺术品。糟糕的排版严重影响了电子阅读体验,多看阅读的目的旨在解决糟糕的电子书排版,为用户提供一流的电子阅读体验。在作为一款单纯的阅读软件的基础上,多看开发了自己的电子书城,希望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电子排版体验吸引用户使用电子阅读。
基于产品定位,多看阅读的产品用户群:
- 对排版有执着追求的电子阅读爱好者
- 部分早期kindle用户
早在数年前折腾kindle的时候就听说过多看,kindle还没有入华,多看阅读开发了基于kindle的阅读插件为国内用户提供一流的中文阅读体验。当是,kindle的中文阅读体验很差劲,字体和排版是痛点。早期电子书不多,pdf还是主流,用kindle阅读pdf简直是噩梦。多看的kindle插件简直是广大中文用户的福音,卓越的排版,中文阅读体验,pdf阅读的良好支持,成功的把kindle变成了一款适合中文用户使用的阅读器。
也正是早期对kindle插件的开发探索,多看阅读积攒了口碑,成为了一款卓越的电子阅读器。多看的团队不止于此,开始进军电子书市场,陆续推出了一些经典的经管或互联网类精品图书。当时的多看给人的感觉是小而唯美,排版精品,阅读体验良好。但绕不过的痛点是书城的书籍数量过少,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是用户的付费习惯。多看阅读对电子书排版支持的越好,愿意购买正版电子书的用户就越少,多看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这点仿佛类似于VCD播放器,播放器超强的纠错能力事实上在纵容盗版。多看的kindle插件事实上也是在纵容盗版,这也是困扰多看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早期,电子阅读是个小众的市场,大多数用户还停留在阅读网络文学。其它类型的阅读,纸质阅读还是王道。多看诞生于那个小众的时期,始终也没有走出那个小众的市场。梦想是伟大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用户的口碑和小而唯美的卓越体验并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最终免不了被收购或倒闭。最终,多看选择了被收购。
事实上,早期搞电子阅读的理想本来就是一份烧钱的事业,小米作为投资方之一也一直在烧钱。最后,电子阅读多为小米生态的一部分,被小米正式收编了。现在的“多看阅读”改名“阅读”,软件的设计上已经很难看到早期多看的影子了,但多看早期对电子阅读事业的开拓永远影响了今天的电子阅读市场。
产品结构:
在产品设计上,多看把内容分为两大类:出版和网文。依托于传统出版社的图书资源做的电子化工作,网文资源主要来源于国内的网络文学平台如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等。在内容分类形成了网络文学与传统图书两大类,为不同电子阅读的爱好者提供了选择。
盈利模式:
电子书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电子书分销的销售分成,多看应该还有一些广告收入。此外作为小米生态圈的重要一部分,多看阅读更大的价值可能是生态圈的一环。
我最喜欢的地方:
- 1、电子阅读的排版,不得不承认,多看的电子阅读排版还是有很深的积淀。随机打开了一本名为《S.》排版实在太赞,图文的结合、不同字体的应用、表格与文字的混排、字符的应用、解密的附加信息、书籍内的跳转……阅读的体验远超过纸质书。
- 2、书籍朗读功能,多看阅读内置了科大讯飞的语记服务。电子朗读功能很鸡肋,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点价值的,偶尔用用还是可以的。
- 3、划线的多彩选择。用户可以设定下划线的颜色。
我要吐槽:
- 1、杂乱的呈现方式。无论是出版板块还是网络网文板块,排版太凌乱了,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找不到规律。网文板块,打开都是香艳的封面女郎,书籍的介绍也十分香艳。
- 2、重复的搜索功能,顶部功能栏已经具备了搜索,网文和出版页面内顶部还有搜索,重复的搜索栏设计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后记
多看阅读在我眼中代表电子出版的理想,打开今天的“阅读”,再没有往日小而唯美的感觉了。这也怪不得多看,小而唯美注定了只能是小众产品。太小众的需求养不活一款产品,在追求用户和流量的今天,注定要打破原来的小圈子。出身于电子阅读的软件,既没有内容的积累也没有版权,更没有强大的资源支持去拿下更多的版权,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子阅读市场胜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祝福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