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隔壁部门的Herry来找我老板,恰巧老板开会去了,于是他就顺道和我聊了会天。
“你们这儿多了台空气净化器啊。”
“是的,我们申请的!”我们部门刚从16楼搬到11楼,还不适应这里的味道。
“但是,这有用吗?”Herry问我。
1
11楼装修完工已有三四年,但不知为何,这里的味道就是比别的楼层大。
当初公司扩张,新租了这幢大楼的11层。与此同时,公司对每个老楼层也逐一翻新。11楼首先装修好,各个部门的同事轮流搬下来,腾出原楼层进行翻修。
我所在的部门是第一个搬到11楼的。
我不知道商业装修和家庭装修有什么不同。只知道家里面穷讲究,新房子不吹过一个夏天,我是死活不肯搬的。而公司装修则不同,用的材料都是行政部门口口声声所称的绿色环保材料。
此外,行政部还劳心劳力,添置了一些大株绿植,还给每个桌子都配了两盆绿萝。乍一看,弄得我们像在热带雨林里工作似的。
装修完工后仅隔一个周末,我们就被要求入驻雨林。茶水间有行政部贴着的空气检测表,样样合格,毫无悬念。
然而,绿色环保材料的味道也很大啊。我彼时新人一个,虽呛得不行,还是乖乖待在自己的小隔间努力呼吸。
终于我们搬回。说也奇怪,同样装修,其他楼层的味道就小很多。可能完全重装和翻新的工程量是两个数量级吧。
一番轮回后,Herry部门成了雨林的常驻。
2
时隔三四年,行政部又开始内部调整。我们部门又被整体搬迁到11楼。
还是老味道,虽然略淡了些,但依旧很明显。不过这一次,我们受到了启发,决定做些什么。
启发缘自公司一位高管的助理。他们部门搬到了新装修的20楼。一如既往,“环保材料”味道很大。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助理小姐直接从网上订购了试剂,自己做检测,结果显示甲醛超标一倍。
在铁一般的数据面前,助理小姐直接把高管“赶”去了会议室。行政部无话可说,查了半天,据说最终废弃了高管办公室里的一套家具,并保证开窗通风。
和自家屋子不同,高层办公楼开窗可是件麻烦事,物业为了安全,需要层层报批,获准了才肯磨磨蹭蹭地开几天。若想持续一段时间开窗,需要不停的申请。当然,在数据面前,再麻烦的手续也不是问题。
故事传到我们这儿,我们也学着自己测试。果然是超了一点,虽不如新装的严重,我们也顺势申请增加一台空气净化器。此外,行政也同意我们走流程开窗。一位同事还特地去弄了一批活性炭,放在大家周围。
听完整个故事,Herry用一个奇怪的表情看了我一会,然后说:“这些其实都没有用的,这个楼层当初用的新家具,这些胶啊,板啊里面的甲醛释放是需要时间的。”他用目光扫了一下我们周边的防护措施。
最后他说:“我们在这都吸了好多年了啊!”
3
我不是技术出身,我没有资格做技术上的论证。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不争取,一定没用。所以,有没有用是一会事,是否争取是另一回事。
在雾霾天严重的时候,我也热血沸腾的加入了抢购净化器的行列。
至少,没有坏处!我这么认为。
由此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完全不由自己掌控的局面或事情,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主动出击。
人总需要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所以无论你如何选择,都能找到相应的说辞为自己的行为背书。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解释:“用了净化器,室内空气好了,会让肺娇气起来,将来就适应不了室外的空气。”告诉我这段话的是一位妈妈,纠结着孩子的健康。这段话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逻辑如出一辙。当她不知所措之际,这个理由至少可以让她平复下来,维持现状。
而对于我来说,哪怕没有太大用处,我也会买空气净化器。因为,我对自己说:多少总会有些用处呢。
针对同一件事,我们往往可以听到不少自相矛盾的说辞,其实不必太较真。大家都是为了心安。或者心安于接收无法改变的事实,或者心安于我至少做过努力。
所以,面对不确定因素时,理由是其次的,关键是你的偏向:干,还是不干!
空气净化器是否有用,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
我总偏向选择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