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起杀妻求将
时间:战国时期 公元前412
地点:鲁国境内
人物:吴起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视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这就是历史上说的 吴起杀妻求将 的故事。
历史上不乏有一些鲤鱼跳龙门的事情,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标志性事件,比如陈胜吴广 “鱼腹狐鸣 ”揭竿起义,刘邦 斩白蛇 起义等等。这些事都可以正大光明的说。
而吴起的标志居然是杀自己妻子,这难免不让人唏嘘。
就在吴起手起刀落的一瞬间,是吴起辉煌的开始。同是也是道德的沦丧。
况且杀死自己的妻子也不一定会换来将军,吴起是在赌,拿妻子的命来赌自己的前程。
这得是多么不近人情、丧心病狂并且自私自利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吴起之妻感到惋惜。
说到这里我们也要为另一个女人感到悲哀 就是——潘金莲
潘金莲只是作者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取悦大众而杜造出来的一个悲情人物。
这个是非常残忍的,这不是物理伤害,而是内伤。
作者制造的这种不近人情的巨大落差,而后所有的悲剧都是这种落差造成的。
让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落差,而且非常残忍。
后来又遇上武松,爱上武松,被武松痛骂。又是一次残忍。
虽然违背伦理道德,但是这就是她正常的人性。
这难道不是上一个落差造成的吗?
而结果所有的人读完香艳部分后,一哄而散,全然不顾上个落差。都与作者站在一起,化身武松站在一个道德的高度,谴责她,制裁她。
最终被逼上了不归路。
可谁有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呢?
2、刘安杀妻
时间:建安三年(198年)
地点:投奔许都的途中
人物:刘备、刘安、
“却说玄德匹马往山中逃难,正行之间,背后一军来赶,回头视之,乃孙乾也。相抱而哭。玄德曰:“吾今二弟不知存亡,老小失散,吾将自尽矣!”孙乾曰:“不可。何不投操,以图后计?”玄德依其言,寻小路投许都,路上绝粮,于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忽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后生出拜,问之,乃猎户刘安也。闻是同宗玉州牧至,遍寻野味不得,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二人饱食。天晚夜宿,至晓辞,去后院取马,见杀其妻于厨下,臂上尽割其肉。玄德问之,方知是他妻肉,痛伤上马,欲带刘安去。安曰:“老母见在,不可远行。”玄德谢了,遂取路出梁成。忽见尘头蔽日,漫山塞野军马来到。玄德迎之,乃是操军也,直至中军旗侧,下马拜迎。操亦下马答之。说失沛城、散二弟、陷老小,操亦下泪。更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令孙乾以金百两赐之。”——摘录《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以上就是 刘安杀妻供主 的故事。
罗贯中想凭借这个故事来烘托老百姓如何爱戴刘备,可弄巧成拙。把“仁义”和“爱戴”蒙上了一层充满血腥的阴霾。
刘备逃跑过程中只不过想要一些茶饭,难道刘备的一顿荤饭都不及结发夫妻的感情吗?
就算你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你割自己的肉啊!最起码你学学介子推啊!
这分明是为了荣华富贵而灭绝人伦。
刘备走的时候,刘安居然说“老母见在,不可远行。”我觉得刘安放到现在应该是个优秀演员。这么煽(e)情(xin)的话都说得出来,实在是虚伪至极。
后来曹操看透了这一切,于是派人给刘安送了百两黄金,你不就是想要钱吗?给你!
真是“升官发财死老婆”一举两得,真是美哉悠哉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刘安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呵呵。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总是被要求不断地隐忍,牺牲,甚至自己的生命和肉体也要满足男人的欲望。
而对她们的舍弃与摧毁,往往被美化为忠孝礼义。这就是社会的悲哀。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是《三国演义》所弘扬的价值观。
吴起妻、潘金莲、刘安妻这三个女人的悲剧就是上千年男权社会中,无数女人不行命运的最精粹的缩影。
幸好历史的车轮是往前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