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了《悉达多》让我迷上了黑塞,不愧是一个浪漫的骑士,优美的语言,画面的感官,感同的身受。相同的是都是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真正的自己。一个找到了重生了,而另外一个却消失了。
诺奖作家赫尔曼·黑塞,一生都在致力于向内探索,找寻真正的自己。
和读《悉达多》有着相反的感受,悉达多出身婆罗门,追求阿特曼,入世后出世,整个人生都让人觉得充满激情,有希望,有颓废,有觉醒,坎坎坷坷,一直在追求人生的意义,寻找自己。
但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你每天的具体生活上,感知它,经一番“大起大落”彻悟。而汉斯的结局却相反,一开始前两章特别能引起共鸣,像极了我们那时的生活,有父母的期望,学校和各种的压力。
后期经历了友情,爱情,亲情。让人惋惜痛心,说实话读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本黑塞的自传体小说,七岁时黑塞开始写诗,到了14岁时,黑塞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但是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他过了一年便逃离了学校,逐渐患上了抑郁和神经衰弱,曾试图自杀,这点像极了汉斯,但不幸的是汉斯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黑塞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障碍,成了知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
一、天才的枷锁
看了《人性的枷锁》后,明白人存在世上有很多枷锁,情感的枷锁,友情的枷锁,欲望的枷锁,社会的枷锁,信仰的枷锁后。原来还有一份天赋的枷锁,就是来自父母与老师还有其他人的压力。
《在轮下》的主人公汉斯,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母亲病故得早,从小跟父亲长大。
作为家中独子的汉斯,自幼天赋过人,勤奋好学,因此平平无奇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家族的荣耀。
是众人眼中的天才少年,是个神奇的存在。他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常常考全校第一名。
正如文章所说:相信有很多父母怀揣的最大抱负,却不过是让他们的儿子也尽可能地上大学、入仕为官。
而聪明的汉斯就是怀揣父亲,老师们的期盼中成长的人。但是汉斯的聪明与出类拔萃,是靠放弃所有兴趣爱好,日复一日刻苦学习换来的,并不是真正的聪明。
年幼时,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喜欢打弹弓、在花园中奔跑嬉戏。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去河边钓鱼,每当看到鱼儿上钩,汉斯心中就会涌起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成就感。
但是这些属于童年的美好,却一步步被父亲扼杀,被剥夺,为了让他考入神学院,出人头地,父亲收走了渔具,毁掉他精心装扮的花园,要求他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这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而校园里老师也希望他考上名校,为己争光,每天都为他布置写不完的作业,并安排他放学后去上辅导,汉斯不愿承受这些压力,但是又怕辜负父亲和老师的期待,只好放下喜欢的一切,打起精神强迫自己学习。
好在汉斯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神学院。可以换来梦寐以求的假期,可以玩耍,可以安心钓鱼,看到这里时我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这个背负沉重枷锁的孩子,终于回归童年快乐的时光。
尽管如此,父亲和老师又开始督促他预习功课,一刻也不让他松懈。汉斯不得不忍着头痛,疯狂学习。那一刻他讨厌这所谓的假期。
大多数父母同汉斯的父亲一样,抱着为你好的头衔,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报名各种补习班,特长班,逼迫孩子学习,不给孩子一点休息的时间,线悬得太紧,终究会伤到孩子。
二、在压力轮下的汉斯
在神学校,汉斯遇到了一位独立独行的同学赫尔曼,同样天资聪颖,出类拔萃,却与汉斯性格截然不同,是一个家庭条件优渥的黑森林人。
其实这里的赫尔曼就是黑塞自己,而汉斯就是他的另一个分身,他喜怒形于色,似乎将自己最本质的东西——一种年轻人不成熟的多愁善感和轻率鲁莽的混合物,全都暴露在外。
汉斯步入这个神人辈出的学校,只得规规矩矩埋头苦学,看到别人享受友谊的快乐时,又不免羡慕,妒忌。他像个小姑娘渴望一个人的来临,比他勇敢的人,来找他,强行带入他踏入幸福之路。
直到遇到赫尔曼,他得到了友谊,赫尔曼时长来找他玩耍,让汉斯陪他说话,对他天天晚上来占用自己的时间,汉终究感到害怕,甚至发抖,为了学习,他只得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
赫尔曼海尔纳还要从理论上对他的勤奋发出挑战说:
“你根本不喜欢这些,也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做这些功课,而纯粹只是出于恐惧,害怕老师或是你父亲。
这样学习,你就算是得个第一、第二,那又怎么样呢?我拿个第二十名,也不代表就比你们这些追求名次的人笨!”
汉斯开始在赫尔曼的带领下读诗,游玩,学业颓废,他开始羡慕,并崇拜赫尔曼,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自己所没有的魔力吸引着他。他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拥有了无法分开的友谊。
赫尔曼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汉斯,他的自我意识被逐渐唤醒,压抑的天性开始释放。一方面,赫尔曼的忧伤与哀愁消耗着他,让他深受折磨。另一方面,赫尔曼的激情与自由吸引着他,让他无限崇拜。
校长眼看汉斯受赫尔曼的糟糕影响学习下降,力劝汉斯远离他,一向温顺的汉斯却坚定地拒绝了校长,无奈学校对赫尔曼关了禁闭最后逃跑又被学校开除。
期间校长找到汉斯对其说:亲爱的。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汉斯彻底失去了他唯一的朋友,变得更加孤独无助,此时的汉斯已经被卷到了车轮下。
汉斯的成绩日益下滑,头痛已是家常便饭,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后来索性就自我放弃了,为此时常遭到老师的蔑视和责备,最后竟然晕倒了。身体状况已无法让汉斯继续学业,只好返回家乡。
现在这匹小马驹被驱使过度,已经瘫倒在路边,不中用了。
在家乡,汉斯找到了儿时的回忆,但是发现一切都形同陌路,再也不是那么美好,这种困境和孤独中,另一个幽灵伪装成安慰者接近了这个患病的少年,使其逐渐对它产生信任和依赖——死亡。他开始沉浸在死亡的喜悦里。
弄到一把枪或是在林中的某棵树上挂根绳,并不是什么难事,这种念头几乎随时随地萦绕在他脑海里。几个僻静的小角落,最终找到并定下了一个可以安静地了结自己的好地方。
他总是到那儿去,坐在那里,想象着不久后有人发现自己死在了这儿,心里就有种特别的快感。
当我以为他对艾玛的爱可以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当他可以在工作中寻找到意义时,我错了,汉斯还是在醉酒后,在漆黑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无人知晓他是怎么落水的,也许他是迷路了,从陡坡上滑了下来;也可能是他口渴了想喝水,身体失去了平衡;抑或是他被河水美丽的景象吸引了,俯下身去欣赏。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的内心深处很震惊,可怜,缺乏父爱与关心,那个被众人称为神奇存在的少年又这样消失了。但是细细一想,也许这样的结局对汉斯反倒是一种解脱,汉斯是在一整片的悲剧浓墨里逐渐消亡的,他不再有压力,不再有孤独,不再有恐惧,不再有无休止的疼痛折磨了。
这本书是黑塞的代表作,文中的赫尔曼与汉斯是两个化身,一个勇敢追求自己,一个在顶着压力被束缚。
最大的不同是一个胆大,一个懦弱外,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汉斯的父亲是一个大男子主义,从不会给汉斯关心,只会强加汉斯争光,与无穷无尽的压力。当汉斯彻夜未归时,还在准备工具,准备回来给汉斯一个教训,一顿暴揍不可。而赫尔曼在一个拥有完整爱的家庭下成长,独立,有见解,有追求。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小说,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在强加给孩子各种辅导作业,补习班时,还要重点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要注意劳逸的结合,不要剥夺了孩子的童年,那份快乐。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印象里只有鞋匠对汉斯最为关心:“胳膊都细成什么样了?还有脸也那么瘦。你还会头疼吗?”
这个年纪就该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多多运动,还要好好休息。不然为什么要给你们假期?如果汉斯的父亲能有一半关心汉斯,结果应该也会不同。
此外我想每个读书的人都能在汉斯身上找到共鸣,找到孤独,找到那份感同身受,也许我们也是汉斯,在面对众多压力的同时,要坚定,寻找压力的突破口。
尽管被岁月赶到了轮下。我想说既然到了轮下,就要接受现状,抛弃过去,找到生活的支撑,才能一步一步走下去,跨过轮,找到意义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