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认真阅读得到专栏的读者就会发现,很多文章的内容跟他们作者之前写过的文章、书籍都有相似之处。这并不是他们懒,把自己之前的想法再重新说一遍,而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后,当初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更有条理了。
李笑来、塔勒布、吴军,这些我读过的作者都是把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完善的。我猜这也许就是我们大脑运作的规律吧。我们在某一瞬间有了一个想法,那个想法可能是在读书的时候产生的,也可能是在走路时看到某个物品“蹦”出来的。当我们产生那新奇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可能兴奋、高兴,想马上把它们记录下来。但是当我们白纸黑字的写下来,回头再看的时候,却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了,也不是我们脑子里想的那样“吸引人”。
我想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大脑在刚诞生想法的时候就是会产生这种感觉,而我们的表达能力或者思考的深度还没有达到能够把产生想法时的感觉、感受给完整的叙述出来。换句话说,我们在没有反复修正,校验我们想法之前,是不可能一下就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把概念表达清楚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有了想法就能完整的、没有错误的转达给别人,那我们怎么可能还会有误解?发行的书怎么可能还需要再版?
牛人也一样
上面举的几位作者都是在不断写作中打磨自己的概念的。
举几个例子: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他强调了我们要自己选好书,选书是自己的事情,这个概念其实早在2010年的时候他就在博客上发表过了。当时的标题是几乎一样的——《适合自己的书只能靠自己找》,这难道是他懒,不想把最新的想法跟我们分享吗?或者是太忙,只能把之前写过的重新复述一遍吗?不是,是他这个想法再经过了时间的积累后,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条理了。
我觉得人的概念就是树状结构的,刚开始的时候它不可能长的很高很大,而是循序渐进的,经过时间的雕塑之后,慢慢生根发芽。有的时候还会动不动“分个叉”,长出新的枝节。所以我们阅读一个想法或者概念的时候,往前追溯一定能找到源头,比如牛顿被苹果砸到想出了万有引力,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有过类似的点子了,只不过没有一件事情“刺激”他能够想到引力这个概念,而这个苹果就是刺激他最终产生“引力”这个概念的导火索,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个苹果,相比牛顿在之后的观察中也会被某种东西“刺激”到,无论是铅球还是别的……
再换个例子,塔勒布自己都说过他的每本书都是上一本书的一个枝干“长出来的”,这就是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最好证明啊!(这句话是我在万维刚老师的《精英日课》里面看到的)。
再举个例子:吴军老师在今年的《谷歌方法论》中就用西瓜、芝麻这样的类比来形容数量级的差别,而早在2011年的时候,他也用过这两个物品来举例子来介绍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次发现它们我就加深了要不断打磨自己的概念的想法。
从以上几个观点和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有观点、有想法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把这想法讲的那么明白的,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积累之后,才能够把一个想法讲的很清楚、明白。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脑子里蹦出来一个想法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记下来,写下来。尽管发表之后可能没什么人看,但这不代表我们今后就不会再用到它们啊!就像《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核心观点一样——一切靠积累。万一以后这颗想法的种子生根发芽了呢?长出一棵大树我们不就赚了?
所以,当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录下来,然后在这想法在脑子里展开的时候,尽量写出来,不管好不好,先写下来。这样之后可以在改正或者审视自己写的到底怎么样。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们的概念会在不断的迭代中变得越来越好的。
参考
李笑来早期的想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去笑来老师早期的博客里面看就会收获很多的……不过因为他的博客只有web.archive.org有数据,所以中国大陆的用户可能看不了……(自己想办法吧)
总的来说,我越读越发现,有些经典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