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通》上,早就知晓了李华平教授的大名,也早就见识了大师级的解读功夫和丰厚底蕴。
一直以为,文字里藏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李教授如是。
今又得见《老王》的教学实录,细细研之,有了肤浅认识。
杨绛先生的《老王》是名副其实的名人名篇,好的教学设计也是层出不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经典文本,不同层次的解读者往往会有“各具千秋”的创新设计。有人把最后的“愧怍”作为突破口,开启老王和杨绛的关系探究。王君老师抓住”活命”,让学生对老王和杨绛的处境有了深切的理解。而李教授把定位放在“阅读方法”的渗透上,于他,教材就是一个阅读的载体。巧妙牵引,慧心独具。
一、“朴实”当头,摸清“学情”
开篇没有炫技,没有热闹,也没有激趣,实实在在的“开篇点题”。这与平日很多老师努力追求的开篇“亮点”迥然不同,再次印证了李老师的求实教风。我们在课始,总是喜欢绕圈,只为了那个“亮”,煞费苦心,困惑纠结。而语文,最应该是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歌曲、视频等,都可以起到“不同凡响”之效,但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感染,而是摸清“学情”。“读了几遍,有什么感受”,李教授简单的问答里,却有“把握”在心头。“正道”,就是不跑偏。在越来越浮躁的教学氛围里,李教授用这样简单又质朴的方式开启新课,本身就是走正。我想,这正是老师的用心所在。
二、“反常”当线,诱“生”深入
李教授的心里只有“生”,没有“我”。我们往往会侧重师者的“独特设计”,而不过多考虑“学生”的感受。我们总是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俯视学生的肤浅,然后用居高临下的心态教给学生“经验”性的东西。而李教授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交流,循循善诱。开始设了一个“局”,让学生自主选择。然后,通过设置步步深入的问题,“诱”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学生“跑偏”就出现在这里,我想,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是不敢这样设计的。因为不仅仅是纠偏的问题,更是和“后文”相互照应的问题。往往一走神,就忘了。
大师就有这样的勇气和胸怀,带领学生在错误的理解中再深入文本。他没有说学生错,更没有解释为什么错,亦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让他们读第一段,深入研究第一段中看似多余的“他蹬,我坐”,让学生在迷惘中渐渐清晰,在反常处渐渐反省,哦,原来老王和作者仅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只此而已。
再由“说着闲话”引出第二段关于老王的状况的解读,进一步让学生看出作者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体恤老王,也并没有用“心”去和老王交往,在精神上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当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只是用“钱”去交往老王时,开始时“相互照顾、相互关心”的“感受”不攻自破。这样的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抓住文字里的“反常”字眼,让学生自然有了“拨云见日”之感,有了“柳暗花明”之喜。这既是阅读方法的引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方法,更有情感的渗透,对文字的深入解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太需要教师自身的解读硬功夫,敬仰并佩服。
三、“方法”融合,只取“一瓢”
好课,从来没有面面俱到。取其点,深深砸,一课一得,才见效果。李老师没有研究“愧怍”,亦没有研究作者,只开头结尾,就巧妙解决了学生关于主题的困惑,只引导学生抓住几个词就破解了二者的关系。“症候式阅读法”,就是善于从寻常处发现不寻常,从表面窥见实质性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潜入文字深处,去咀嚼文字背后的“深意”。可以说,没有李教授自身深入解读文本的真功夫,是绝不会有这样带领学生在文字中“突围”的“创举”。方法,换言之,就是教师自身阅读经验的再现,阅读能力的彰显。很多师者,如我,只在外围浅浅地读,充其量读出点皮毛,真正的好东西都在内部,而我们还没进去,就浅尝辄止了,就停滞不前了,当然无法品味出文字深处的奥妙。不见文字,根本见不到真正的作者,更见不到我们自己。而这些,又是我这样的草根教师最欠却的东西。
四、“照应”圆满,足见魅力
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瞠目。我们往往顾前而顾不得后,顾后又顾不得前。看他的课堂,总是前后应答,自然照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寻着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置于“水穷处”,让他们在困惑中不断摸索,借着老师的不断追问,文本渐渐清晰,情感渐渐凸显。有错在先,有答在后。说到底,李教授心中有盘棋,咋下都得圆满。学生走错,他开始在无痕中纠偏;学生走对,他在无意中推波助澜。唯有成竹在胸,方能有游刃有余啊。
见其课,犹见其人。
更见自己的鄙陋和肤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