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代,对比我10年前读书的时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同时伴随着竞争的加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要活下来,只能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全球化
一个全新的金融格局正在形成,世界的中心正从“老牌经济体”向亚洲高速发展的市场(特别是中国)转移,高度本地化的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同时,企业也不能只在本国竞争,需要走出去,全球化的思路(战略、组织结构、人才观)会是下一阶段生存和增长的关键。
技术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变:云计算、智能手机和连接世界的无线网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理解人类和自然语言的用户界面(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普及,计算机系统能够利用自己的逻辑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新的技术推动着商业变革,谁能更快速的学习新技术,并领导新技术带来的商业变革,谁就能胜出。另外一方面,新的技术也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快,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变化。
员工
技术和全球化带来了知识性经济,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迈进知识时代,员工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从需要重复性技能,到需要知道如何处理意外情况
从依赖于记忆力和事实,到依靠自发性和创造性
从注重流程,到促进与他人合作
另外一方面,终端用户会越来越期望他们个体化的需求被满足,这将为客户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创造大量的机会。成功的组织应该是能提供高价值的组织,机器会磨损、原料会耗竭,而员工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见解会随着其使用和实践而越来越有价值。
当年大学毕业时,曾一度认为以后不用再学习了,潜意识里将学习的范围局限在了校园。然而大学毕业才是刚刚开始。
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知道做什么:帮助开展日常工作的知识,知道需要什么信息 ——默认型知识
知道怎么做:帮助获得先进技能的知识,知道如何加工信息 ——实用型知识
知道为什么:知道为什么需要特定的信息,帮助获得体系化认知的知识 ——体系化知识
理解为什么:愿景、自我激发的创造性 ——理想型知识
我理解的学校教育能帮助我们获取“默认型知识”,同时告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默认型知识的学习通常通过个人层面的学习:比如自学、课堂、培训,提升技能、知识和态度。实用型知识、体系化知识以及理想型知识的获取更多依赖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比如:
团队层面的学习:团队通过集体活动,互相分享、交换知识,从中提升知识、技能和能力。
组织层面的学习:将一个团队的知识看作是它对其他团队的潜在贡献,通过学习网络分享出来,比如ThoughtWorks洞见。
《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组织需要具备将日常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的能力以及持续反思和学习的文化。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
境界二,举一反三:具备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境界三,无师自通:掌握自学、自修的方法,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自学;
境界四,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和做人的道理。
以学习编程为例:
境界一,熟能生巧:看懂了教科书,记熟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理论和编写程序的基本规则;
境界二,举一反三:能够自己寻找方法,编程解决问题,并懂得不同方法的优劣;
境界三,无师自通:自己可以学习新的技术,懂得从整体架构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境界四,融会贯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一个开发团队里设计一个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软件系统。
思考:
变化本身并不重要,最近从《敏捷和适应性领导力》书中理解了一个理念——在任何场合中,都存在已经知道的、可以知道的和无法知道的事情。我们无法规划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针对不确定性作出相应的反应。
重要的是我们的组织通过快速有效的学习来适应环境的持续变化。成长不是顿悟,而是练习。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万学凡,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武汉。作者保留本文一切权利,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