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到现在,跟着余老师学语文已经一年时间,集中活动了两次。两次完成作业时的认真钻研、绞尽脑汁和苦苦思考,12个老师的讲课,加上余老师的四节示范课。工作室的成员在一次一次的磨历中,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改变了以往分析课文解读课文的教学思路,语言积累和学用的意识越来越强。每一节课我们探讨最多的是:这节课有哪些美词妙句可积累,有哪些教学点可抓,这节课我们能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训练,什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二、简化了教学环节,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安排各个板块,不再去考虑这样的安排是否优美,是否热闹,更注重的是教学目标的训练和落实。与之相应的是课堂教学更沉稳更扎实了。
三、对教材的解读更深入了,开始学习从语文知识的角度去思考一篇课文。拿到一篇美文,开始用写作的眼光去审视:通过这篇美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哪些写作的知识,哪一方面写作的能力得到训练。越来越注重学中练,把练笔尽量多的安排在课内,注重让学生的练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目标意识更强了。以往上课时,很多时候只知道要把一篇文章给学生解读完成,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教学目标似乎就算完成了。至于要用这篇文章让学生掌握什么语文知识,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哪些语文能力得到训练,更多时候是茫然的。板块式教学的运用,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每个板块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一节课的几个板块的训练,要让学生得到什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很多,在实践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教学能力、解读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疑虑。正是由于这种模式的简单、实用,让我们把每一节课都简化为了词语积累、文意概说、美段精品、拓展练笔,用这一模式去套用几乎所有的课文。久而久之,我们的每一节几乎都陷入了模式中。每一节课都这样去上,是不是太僵化了呢?在使用这个板块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缺乏创新的思考,缺乏教学形式的创新意识?
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深入,课堂越来越沉稳,解读越来越深刻,是不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呢?当我们把那些学生读不出来读不懂的知识展示出来后,学生是否能够消化吸收呢?我们又是否有能力把这种深刻的知识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呢?
这些疑问同样来自于我的学生。这个学期,我们四年级的老师互相交换班级上课,对于新来老师的课,学生们似乎积极性更高。我跟学生开玩笑说:你们这样是不是因为小孩子的心理——别人家的饭最香呢?学生回答我说:不是这样的老师,我们觉得换个老师讲课特别新鲜。变化意味着新鲜,这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决定了我们讲课的深度和方式方法不能等同于青少年,更不能等同于成年人,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思考去代替孩子们的思考。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反思,余老师的课是灵动的,为什么我们学的却那么僵硬?
我认为,我们在备课时应更关注以下几点:
一、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备课时应更多的去关注文体的特点,分清说明文、小说、散文、叙事等文体的不同,找到切合本文体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相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分清一篇文章中“仅我有,他人无”或者“都有,但我更优”的内容,不进行简单重复的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互为补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三、关注学生的特点,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采取符合孩子特点的方法,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知识,说学生能听懂的话。当遇到必须讲但学生未必能听懂的内容时,不妨回想孩子小时候,自己是怎么把孩子不懂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教给他的。教学用语不妨更直白些,学学田里老农民,想想我们的老一辈生活中的语言为什么那么容易懂。
四、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明确后,多想想用什么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知识是不是学生能接受的,化解这些知识的方法是不是符合孩子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这样的思考可能还很幼稚,还会随着学习和实践的进行不断发生着变化,甚至发生矛盾的变化,但我相信,在思考和实践中,我们总是在向前走着的。只要向前走着,不管快还是慢,总会有豁然开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