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漂泊了整整18年,我已经记不清家乡的模样。这18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而当我带着家人再次回到家乡时,街边卖油条的摊位已经变成了居民楼,去学校必经的那条土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街坊邻居已经从平房搬到了楼房。时间抹去了太多的回忆,故地重游,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家里的老房子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杨树上刻的字也已经看不见了,栅栏边上的老槐树早已枯萎。一切都在消逝,唯一还没有离弃我的就是家人。
40余年跟“吃”打交道的父亲
每天早晨4点,我家的灯就会亮起。起床、做家人的早餐、去市场买菜、去食堂做饭、等军人吃完、和同事一起吃饭、洗堆积成山的碗碟……这是父亲40余年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说实话,小时候特别骄傲自己有个会做饭的父亲,长大后才明白这份职业是这么的辛苦。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如果换做是我,估计一天就跑了。
父爱如山,在他的庇护下,我过得还算比较顺心。如今我已成年,而父亲已经老了,当我带着他再次回到家乡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这里才是家!”。
为了子女离开家乡,是不是真的很不舍?
身材瘦小体力惊人的母亲
因为文革,母亲很早就失去了双亲。那时候的她,为了养活家中的妹妹,每天都要到地里耕作、扛重物。瘦小的身躯强撑着自己去长大,直到后来遇到父亲,她终于可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
父母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多的浪漫,没有鲜花、没有一顿像样的晚餐、没有钻戒,但就是这样的爱情,成就了我。
小时候发高烧,为了带我去打针,母亲背着我走了3公里。等我打完针后,母亲又背着我慢慢往回走,她不敢走快,深怕把我颠醒。
她为我盖被、接我放学、教我读书。在我心里,她虽瘦小却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如今,她老了,当我带她重回家乡时,她痛哭流涕,哽咽地说不出话。
为了子女离开家乡,是不是真的很不舍?
冰块脸+“三好学生”的哥哥
生来就是一脸书生样。除了“琴”之外,“棋书画”样样精通。这就是我的哥哥,从小就是老师心目中的“天才”,父母眼中的“希望”。和他相比,我简直逊毙了。他的荣誉证书可以堆满整个书柜,而我的只有小小的几摞。在他的光芒下,我甚至有些讨厌他。
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照顾人。当我和他带着父母重回家乡时,他点了一下头,然后对着我们说了句:“还是家乡好!”。
为了生活和事业离开家乡,是不是真的很不舍?
尘封的记忆,一瞬间被打开,仿佛“曾经”就在眼前。翻开往年的全家福,无论是旧人的离去还是新人的加入,家,永远都不会变!即使离开家乡很不舍,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一切都值得~